--- 龙凤剑客的博克
最近网上看了不少对冯昆的负面评价,还有一些关于冯昆伤病的消息。很多球迷说如今的冯昆,在非重要的国际比赛中,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敢于豁出去打,这点可以从她起跳拦网和下蹲防守的动作就能看出来。冯昆的传球质量的确有所下降,球的线路比过去少了的稳定性等等。这些评论都不能说错,但就其原因,觉得有必要谈谈在下自己的看法。
影响她传球质量的罪魁祸首是伤病,不是她的技术。细心的球迷可以从最近几场比赛中可以看出,冯昆的动作,无论传球、拦网、防守,都比过去僵硬。而膝盖上厚厚的包扎,可以看出她的膝盖伤有多重。冯昆去年2005年度大冠军杯赛,在防守的时候,左腿就不太敢弯曲。当时看了,感到冯昆伤的不轻。到了今年,这个动作依然,而且可能因为今年手术后恢复影响了腿部力量的原因,冯昆在传球时候的身体有时候不太稳,这是可是二传的大忌。
比赛中,常常看到,一传完全到位时,不需要冯昆跑动传球,冯昆尚能传出高质量的球。一旦一传球略微有些不太舒服,需要她身体挪动去传球,就会发现她的传球往往比较“硬”,会影响扣球质量,更不用说在一传不到位传调整球了。在下业余曾打过二传,有亲身体会。不要说像冯昆这样严重的膝盖伤,有时候,自己因为腿部、腰部、或者肩膀略微有点不舒服,如酸痛或者轻度拉伤等,上场时候传球质量立刻受影响,而且同队的攻击手马上能感到我今天的传球不对头。
这点特别在打五一配备的时候最明显。主二传手的状态影响全队发挥,除非队中有一个替补二传能完全顶上(也就是说无论传球技术、与其他人的配合、和与队友的融洽性都和主力二传差不多),不然主二传手的这种影响是几乎无法弥补。打过球的人都知道,扣球质量受到二传给球的好坏非常大,扣球手纵有天大的本事,二传手的球不舒服,扣手的威力就打折扣,不是球扣过去减少威力,就是容易被对方拦死或者扣球失误。
二传手一方面要照顾到不同队友进攻时对二传球的点、线、高度、速度的不同需要,从整体攻防体系上,还要时刻调度全队的攻防战术,头脑和四肢必须都处在高度集中状态,一刻都不能放松。主二传一旦“走神”,全队就跟着“走神”,其他五个人的眼光立刻到你二传手身上,场下还有个教练在等着和你说话,因此,二传手的压力和对身体状态稳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时候,二传手在忍受病痛的状态下,还要保持这样的竞技状态和冷静的头脑及思路,那就难上加难。
从二传的技巧上,二传是个绣花针样的细致活,二传的球要线路清晰,飞出去的球要“软”且容易被攻手扣,传不同线路、速度、方向的球,包括做到传球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对于二传手来说,不仅需要全神贯注,更需要身体各部分从手指尖到脚趾头的肌肉关节协调稳妥,这点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差错。不用说传快攻球,就是站着传一般正面四号位高点球,只要你浑身上下有一块肌肉或关节“不对劲”,如脚尖站得有些不舒服,出手传球的线路、力量、速度就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扣球手当下就能够感受到的。
回想冯昆如今是两个膝盖都受伤,也就是说对于稳定人体最主要的关节之一不能够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冯昆还要做很多高难度的传球、战术分配等,平心而论,我个人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做到的。要是外国选手,大概早就跑去修养治疗,不可能再上场比赛。
此外,也有不少人对冯昆“甩”球有意见,这个批评是合理的。考虑到我们亚洲队伍的特点。冯昆之所以甩着传四号位,很大的原因是在王一梅出道前,中国主力阵容中没有一个真正能打高点强行突破的扣手。就连能扣高点强攻的张越红,在国家队的扣球与在辽宁不一样,点要低些,速度要快。这是中国队考虑到自己强攻能力不如欧美情况下,不得已的处理方法。不仅仅冯昆改变了传球方法,杨昊也是扣球越扣越快,和刚出道时候的实力派打法已经不同,刘亚南、周苏红都经过了这些“脱胎换骨”。赵蕊蕊受伤后,在更需要全队都走高速度的情况下,冯昆的“甩球”就此定型了。
不过如今我们出现了几位高大年轻队员,他们的进攻,特别是王一梅,实力强大,但节奏相对慢了,强迫王一梅打快,反而影响她的强攻威力。因此,“甩”传四号位就不适合新队伍的需要。而徐云丽很多时候的“弯腰”扣球(最早受到福建矮个子二传陈亚青的影响)、薛明的网上推攻(宋妮娜传球风格和冯昆类似),或多或少受到冯昆(给刘亚男张平的默契)传球习惯的影响,速度快,但点低。这些微妙的传球与新老攻手对传球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在比赛进入关键时,冯昆会习惯成自然地“甩”球给王一梅。相比之下,冯昆的“甩”球,到杨昊那里就显得如鱼得水。这些磨合,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中慢慢调整。
如今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冯昆的伤。刚才提到,新老交替导致二传手需要适应新队员的特点,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她们的实力。但如今,新队员尚未完全定型,如徐云丽需要修改自己的扣球动作,而磨合又是个攻传双方的活儿,这就难为了冯昆的身体了。虽然周苏红的替补位置让人担心,赵蕊蕊能否回归让人焦虑,但冯昆的伤,比刚才两位的问题都更加迫切。
在举国期望下,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中国女排都很想拿下。副攻赵蕊蕊张平受伤,我们尚可以让徐云丽上,2008年奥运前还有时间培养小徐,而周苏红好歹后面有老将李珊。而作为五一配备的枢纽冯昆如果下场,那可不是立刻有人就能马上完全能顶上来的,即便是宋妮娜也很难真正替代冯昆场上的作用,其他二传手如魏秋月就更不必提了。离奥运会越近,冯昆越不能出问题。如何平衡冯昆的伤和训练比赛,大概是教练组现在最为头痛的事情,也是女排当前最大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