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自创
目前,在郴州训练的中国女排六大主攻手是杨昊、楚金铃、王一梅、李娟、张越红和孙小清。除了不参训者外,其状态基本浮出水面。
有人说,穷尽中国女子排坛上的当打主攻手,怕也就这些人足以服人了,因为炮手定音,一将难求,某种意义上说,主攻手能否尽职,就是中国女排能否夺冠军的一曲永恒的主题。
因为中国女排是凭“一次攻”和“防守攻”的快变为得分武器的,调整攻相对弱些,所以更显炮手重要。
“一次攻”的核心,依次是以一传到位率和二传组织战术成功率为标志,这依赖全体攻手作用;而“防守攻”的核心,依次是以防守、小球、串联、反击成功率为内容。落实到最后,却多需要主攻手来一次定音。
道理很简单,一次攻最多只有七十五%的一传到位的球来保证战术组织,另外二十五%得依靠主攻手强行调整突破,防守攻最多只有三十%的防守到位球保证战术组织,另外的七十%也得依赖主攻硬打。
如换句话说,中国女排仅仅发挥了一次攻和防守攻的战术配合进攻极致,可能还赢不了球,只有再发挥出另外的主攻手的调整攻作用,才可能取得胜利。
这也是中国女排现在为什么赢球不容易、逆转常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04W运的冠军争夺时,张越红的“最后绝唱”,就是最好的证明。
鉴于这些原因,中国女排教练组今年一下子配置了六大杀手,就是因为中国的主攻手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调”,暂时没有“O平式”的全能攻手,导致中国女排主攻人选的两难选择,直让教练组左右为难。只好一口气配了六大杀手,以供“临阵优选”,二度选用。
有一种说法,以中国队的全面快变类型要求,主攻手最合适的人,其实就是张越红、杨昊和孙小清。此三将技术全面,能参加战术进攻,也能作强行突破,又具备一定的“吨位”和“磅头”。
比如,她们能参与“平拉开”、“短球”、“夹塞”,又能作调整状态下的强行进攻,特别杨昊、小清还能后攻突破。
可惜的是,张越红虽然越老越红,可她毕竟提升空间小,孙小清是末经大阵考验,毕竟不放心,非不得已不会征用;而杨昊“带伤下马”一个赛季了,看其恢复状态,尚末进入佳境。所以,依然是两个人“队外备用”,一个人留队继续观察。
可以断定:如果出现张越红和孙小清“奉召进宫” 的话 ,那么,情况不好,必定是有其她两至三人“江山依然,面容不改” ,失去最后的信任 。
李娟是一个很全面的主攻手,发传扣拦垫防皆佳,稳字当头。是联赛中的最佳扣球、最佳拦网获奖者。但是,由于她的“吨位”不足,调整强攻扣球时“磅头”不够,在关健时分,可能会出现“打不死”或者“让拦回”,这在比赛打上二十分以上时,是让人心急如焚的。
尽管如此,李娟在中国女排杀手中的位置依然有“稳”的成份,不会大起大落。
仙女下凡,希望在人间。
中国女排主攻手的希望,其实就在“楚王”身上,这两门“红衣大炮”能否发威至关重要。
但同时,让教练组最担心的是大楚和大梅又存在各自不同的“不稳定因素”,这对持“多挣少花既存钱,细水长流既算赢”的陈导,无疑是一块天大的心病。
大楚大梅身高均1、90米,与国际接轨看,还赢了个“身高不逊色,年龄胜一筹” ,提升空间还很大。
吨位小的大楚,除了发球是必杀技外,她的前后进攻甩腕速率特快,战术球和强攻球具备“线长冲急” ,只要她发挥平稳,减少波动,就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优秀杀手。
吨位大的大梅,现在跳发球也成杀手锏了。她的强攻势大力沉,磅头特重,具有穿透力和杀伤力。在国内争冠军比赛中,她显示了挺叫人欣慰的苗头和霸气。大梅的问题是进攻手法单一,有时失误和代价高了些。
人都会长大。
目前,这两人训练可圈可点。但是,暂时还达不到教练组要求。
但是,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楚王”何时能成熟,炉火纯青,怕教练组也说不定。
所以,中国女排必须在近大半年的时间打造成功这两门“红衣楚王炮” ,如顺,则年底的世锦比赛就有戏。如果仍然在波动之中,情况就不妙了。
综上,最后的结论是:
中国女排如带上三名杀手进十二名中,则情况良好,如带四名杀手进世锦,说明炮手的情况并不太好。
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