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您好!
在日本收到您的来信,实在是感激不尽,只因赛事末完,迟复至今,抱歉之极。
日本比赛,本意是是摸索世界诸强状况和走势,同时,也看看调整后中国女排的存在问题和队员情况。现在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中国的媒体和球迷们如此关注中国女排,关注到每一球、每一环、每一局、每一分,说实在的,我们打心眼里视作厚爱,心存感激。批评是鞭策,建议是良言,鼓励是动力。我们会认真思考,潜心分折,摆正位置,从细微之处起,下力打造中国女排。
现在世界排坛格局,我看可以说是“有冠军,无霸主;有强队,没绝对!”日本总决赛中,巴西、意大利、中国、古巴,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能战胜谁,就是日本、荷兰,也是不容小看,各队都有自己的强项的个性,可以说是队队有绝活,人人有绝招。
但是,从中国队来讲,始终会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那就是在“绝对攻击力”方面,总归是逊色一些。所以,武功如果能引进排球训练,那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创意。我在少体校时的教练,已故前国手徐连蒲先生,就是从武术馆长走上排坛的,他创造的握拳式大力勾手扣球,现已失传。我想是应该下力去挖掘的,谢谢先生提醒。
中国女排此度成绩平平,与全国球迷的期望值相距太大,我想责任全在于我。战不克,帅之过;战失利,帅之罪。队员们是努力尽力了,她们连续比赛,辗转各地,精神可佳,付出极多,代价不小。
我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想大家知道一个基本道理,对老队员来说,是逆水顶风,不进则退;对新队员来说,是要融入团队,发挥作用。扪心自问:现在换你上阵,你行不行?有了这些思考,下一步的训练比赛就会目的更明确,位置摆得更正,对困难想得更多些。中国女排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凭的是逆水顶风,顽强拼搏,以后也一样,没有坦途可走。
距明年世锦比赛,有一年;距后年世界杯比赛,有两年;距北京奥运,有三年;时不我待,每一天都是重要的。我的思路是,稳定主力阵容,丰富快变打法,强化替补厚度,调适体能心理。回国后我们会好好总结,八月再移师北仑与大家见面。
竞技体育原本就是残酷的,欲有作为,必须与时俱进。不进则退,慢进则败;不变则输,创新则蠃。
欢迎先生常来常往,欢迎媒体和球迷们继续关注中国女排!
2005年7月18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