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22阅读
  • 20回复

[转帖]一篇极其精彩的女排分析篇——从“花样年华”到“头文字D”——也说邱爱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如果是你
 
发帖
829
蕊迷币
19372
声望
114
贡献值
2
好评度
0
糖果
65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8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4-29
一、从重用到专用的“花样年华”时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郎平另人欣慰的率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国女排征战美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虽然最后的决战中遗憾的以1:3负于了颠峰时期的古巴女排,但是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另人鼓舞的反弹和困难情况下所取得的进步的确令人欣慰异常。但是做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立志使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的名帅郎平是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第二名的成绩的。而在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表现出的技战术素养和水准,以及个人实力,比赛结果都表明,中国队想要一尝冠军夙愿不是没有一点可能。所以在96年奥运会结束以后。郎平开始了她的改造计划。而计划最终的目标就是排球比赛的最高荣誉。

1995年到1996年郎平的战术战略安排是很明显,面对千创百孔、毫无优势的中国女排,如何崛起?如何反弹?郎平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平衡攻防、精打细算、突出一攻、强化防守、软磨硬套、全攻全守、全面制敌的战略。具体战术上,郎平重点加强一攻的成功率,在局部的突击战术,尤其是两位老将崔咏梅和赖亚雯的二、三号位的战术变化。结合孙月和李艳的平拉开速度转移进攻。死死的抓住一攻成功率。而防反中,稳定串联,利用传球手上技术比较规范的何琪解决防守串联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球。之后依靠主攻手孙月和李艳的手上技术,在防反中跟对手拼均衡,拼细致,拼作风,拼技术。最后依靠自己的全面让对手自乱阵脚,而自己却能取得防反良机。具体到实战,郎平的想法和实施的程度、效果。当然都是不错的。但是仅仅这样安排,却还是离冠军只差一步之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如我经常说的,郎平在1997年以前制定的这么一套方案,的确是显得过于保守,尤其是防守反击环节。虽然她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的绝对实力有限,防反中重防轻反,岁于我们重点抓防守更为容易和方便。但是事实上1997年以前的她仍然没有能解决我们如何在防反中实现华丽的防反效率。不过对于郎平本人,她绝对不是那种因为保守所以保守的人,之后对中国队的改造和之后执教米国队而对美国队的改造也能体现现出她绝对不是保守主义人士。

造是肯定要进行的,如何改造,如何使中国女排的“平衡”再高一个档次,这就是个问题了。所以当1997年来临的时候,郎平干脆舍弃了精心打早了两年的战术安排,更是放弃了在奥运会上取得了相当成功的二-主-副基本站位。随之也冷藏了一批之前的主力队员。全力打造一只新的,她理想中更高水平和境界的中国女排。为了改造,也为了适应自由人新规则。面对中国女排,郎平首先对副攻线进行清理整顿。副攻历来是中国女排一攻的“风口浪尖”防反的核心之重。在1996 年甚至之前,郎平就开始逐步的改造副攻位置,大力加强副攻攻击力和个人突击战术的组成和变化。力挺吴咏梅,发展李佚芝、陈静、张锦文、林汉英等。准备让中国女排的突击环节,尤其是防反中的突击力度发挥出第二春。之后在主攻上,郎平开始试着用殷茵和王丽娜代替李艳,李艳逐步开始适应自由人位置。但是殷茵和王丽娜的后排都不足以弥补李艳的缺失,而新进上位的“强力副攻”吴咏梅的后排也乏善可陈。这样郎平追求“平衡”的一贯忠旨被彻底打破了。所以没办法,郎平又让刚刚换到自由人位置上的李艳又调回到主攻位置上了。可惜李艳的一传虽然比殷茵和王丽娜要有经验的多,但是她跟吴咏梅一样,一传的手感不太好,一直比较冲网。面对这种情况,郎平很果断加大了孙月的一传和掩护范围,孙月从之前的前排绝对不后撤接一传,变成了有条件的后撤掩护站位。当然这个做法没有什么错。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让孙月的前排进攻被压的死死的了。本来就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挖掘全部潜力的孙月,被逼到了死角。而孙月又是郎平进攻战术,尤其是反击战术的核心队员。她被彻底锁死了。本来“平衡”的整体战术安排像又转回到不平衡上了,不过这次是进攻中的不平衡。怎么办?难道郎平一开始就错了?难道我们又妄自尊大了?

这个时候邱爱华出现了。邱爱华,1977年的队员,身高182公分,扣球高度310公分。她1992年入选江苏青年女排,1994年就入选了江苏女排。本身是一个主攻手的她,技术全面,能攻能防,尤其是她的节奏掌握的比较出色,战术球很到位。所以当孙月被锁死的时候,当中国女排再次为前排进攻点的分散和平衡绞尽脑汁的时候,郎平看到邱爱华~!

在邱爱华之前中国女排的接应在崔咏梅出国“休假”的情况下,由福建队的王子凌顶替上场。虽然王子凌是一名老将了,而且经验丰富。但是她的技术特点或者实力根本就不足以拉动中国女排整个网上的战线。这个时候由邱爱华上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邱爱华虽然是主攻出身,但是节奏感很强,悟性也很不错。她改造成接应二传以后,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这个自身优势。她的双背飞进攻,不同于周苏红和刘亚男的出其不意。小邱的双背飞节奏感更强,力度掌握更为合适。而对于3号位的身前球,小邱也可以算是中国女排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运用战术半高,实力突破中央拦网的接应二传。可以说邱爱华这个加强版的“孙月”,为郎平在网前提供了一个相当广阔的进攻空间。这点无论是崔咏梅还是王子凌都无法做到。郎平也围绕小邱设计和安排了一系列战术,小邱在中国女排创新改革准备前进的情况和背景下,终于从重用,成为了专用,成为了郎平在调动整体攻防系统的重要棋子,以再搏世界冠军。所以在98年世界锦标赛上,邱爱华可以说一鸣惊人。新华社发表评论“中国女排即将迎来邱爱华时代”。

但是实际上1998年曼谷亚运会后,郎平就随着手上的排球交到胡进的手中,而黯然离开了国家队。为什么郎平会离开国家队?身体是原因之一,但是仅仅是因为身体原因么?郎平手中的中国女排将回进入“邱爱华时代”,而现在却是胡进执教,他手中的女排会按照郎平的思路走下去么?也会进入“邱爱华时代”么?在胡进的手下,中国女排又会遇到什么情况,将何去何从?邱爱华在其中究竟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请期待第二篇,从专用到重用的“十面埋伏”时期。
   

二、从专用到重用的“十面埋伏”时期。

在中国女排正欣欣向荣的迈向新时代的时候,在中国女排准备迎接新的“邱爱华时代”的时候,在大家终于可以放心的舒口气说带给我们无数辉煌和梦想的中国女排终于摆脱低谷,又回来了的时候。郎平因为身体原因。突然辞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虽然很大部分原因是在于长期的高压力工作和疲惫不堪又百病缠身的身体无法支撑自己继续走下去。但是从战术上看,郎平手中“平衡”的中国女排也将随着赖亚雯的退役,而要另想办法。虽然赖亚雯在90年代中后期,进攻上力度不够,高度不足,一直为人逅病,称之为“赖大抹”。但是她经验丰富,而且无论进攻还是拦网,无论一传还是防守。她都十分全面和到位。其实这也是郎平对于小副攻位置的基本要求。她旁边就是邱爱华,所以要出的去,收的回。也就是进攻掩护要有,防守一传也要有。而且后排要有区域,前排要能保护。这样一说,老赖在整个攻防系统中成为了一个相当有分量的润滑计。当她退役以后,郎平一直追求的平衡被彻底打乱了。不仅仅是小邱失去了一个有力的支撑起自己华丽进攻的肩膀,中国女排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平衡点。有人说,失去了,补起来不照样行么?其实赖亚雯的这个点岂是一般人可以弥补的。综观当时的国内排坛,最有能力弥补的非李佚芝莫数了,但是她就一定行么?很明显,不行。李佚芝有着相当快的身前球,节奏上和小邱刚好能互相弥补,快速的近体突击,再拉出去,给个远网的背遛或者背飞加力扣。效果应该会很好的。但是李佚芝她保护的了自己,保护不了别人,帮的了自己,帮不了小邱。而且她的拦网又是一块大漏洞,又要算后排防守。让她跟老吴换位置。老吴进攻又不快,小邱这点根本没什么有效牵制,这时候又要算进攻。换别人吧,也是这套算法,而且还要把每球得分再算进去。唉,算来算去,郎平终于没有精力算下去了,身体不准许,呵呵自己可能也算的心里烦,算了一年又一年,啥时候是个头。所以郎平一个大力跳发,将这个烫手的“山芋”砸到了胡进的怀里。
   

胡进,1999年算是二度出山了。理论优势强、敢想敢干是他的特点。很明显胡进并不太赞成郎平那种追求平衡,精打细算的作风,他一向喜欢追求国际新潮流,所以他一上来就抛出了自己面对每球得分的新思路,新看法,新布阵。那就是“高快结合,力争网上”。他彻底将李艳拉到了自由人位置上,目的虽然有一半是为了王丽娜的顺利上岗,但是另一半,是为了他的宝贝赵蕊蕊,赵蕊蕊有着面对欧美球队都毫不逊色的高度优势,而且速度并不慢,有很大上升空间。在赖亚雯走后,将赵蕊蕊推出去,既弥补了网上高度不足的漏洞,也为后排防守创造了机会。再使用自由人战术换上李艳。实际上已经就等于赵蕊蕊加上李艳,这明显要大于等于赖亚雯的。补了缺,当然好位置就空出来了。在主攻上,孙月保持前排进攻的情况下,逐渐向后压,她就跟橡皮筋一样,再次被拉开,而且在已经拉的很直的情况下。实际上孙月还是能拉的,起码在1999年受伤前孙月还是表现出了世界一流主攻手的能力。而另一名主攻,使用了很有强度的王丽娜。王丽娜虽然手法简单,线路直白。但是王丽娜的力量确实比较大,速度也不慢。放在有两轮三点攻的小主攻位置上,刚刚好利用自身的条件,又能依靠战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形成中国女排强有力的强轮儿。在每球得分的情况下很抓强轮,依靠强轮赚分,其实是正确的。所以为此,传球组织更有变化和速度的诸韵颖就顶替了何琪,为中国女排在战术上的变化造机会。排兵排到这里就剩下接应二传了。这个时候小邱出现了一个主要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李珊。李珊是副攻出身,身高185,她的点高,速度快,是胡进追求“高快结合”的典型代表。之前排定的人,都不是速度型的队员。就算孙月有一定速度,也被压到后排。而胡进要求做到的高强快前排战线,显然拉不开了。因为不管突击的还是转移的,都不是速度型。这个时候小邱就十分尴尬了,因为速度不是她的优势,高度更是她的缺点,她的特点无法加快中国女排并不快的整体速度,也无法让中国女排达到胡老爷心中的那种要求。更为可怕的是诸韵颖的传球跟她根本不对路。小诸的传球速度快,变化多,但是稳定性不够。小邱本身点就不高,在快速转移和快速突击中,就跟不上点。而小诸之后在颠峰时期就黯然离开了之后的国家队,也是这个原因,小诸根本没弄清楚,是,二传是一个球队的灵魂,但是这个灵魂是干什么的,她却没弄清楚。于是小邱成了一个地道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对于胡进战略战术思路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胡进最理想的12名单:

主攻:孙月 王丽娜 殷茵

副攻:赵蕊蕊 吴咏梅 陈静 刘振家(改副攻)

二传:诸韵颖 何奇

接应:李珊(兼副攻) 邱爱华

自由人:李艳

而在当时,胡进希望通过突击中的高快结合,来造成局部的强攻击点,再拉开转移利用二传的组织充分调动网上的进攻力度和变化。所以赵蕊蕊、吴咏梅、邱爱华和既能打副攻又能打接应的李珊4人3位的排列组合,应该是胡进在阵容变化上的核心。赵蕊蕊嫩,李珊后排有很大漏洞,吴咏梅慢,小邱又“鸡肋”。这个变化的核心4人,看似都有缺点,但是排列组合一下也是可以互相弥补的。所以胡进希望能打出这张变化牌,让这张变化牌,成为中国女排的王牌。所以小邱在这种情况下从郎平手上的专用,变成了胡进手上的重用。战术上也没有仅仅围绕她一人来转。终于她从一只独秀的“花样年华”时期走了出来。对于她来说竞争激烈的国家队可谓“十面埋伏”。虽然是“十面埋伏”但是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只可惜老天爷好象特别不眷顾胡进和邱爱华。之后一连串伤病事件,彻底打乱了胡进的计划。小邱也大受影响。刘振家、孙月、赵蕊蕊、李艳、包括邱爱华相继受伤。尤其是小邱自己的伤病,让她彻底远离了既定战术和重点安排的主力范围。本来在赵蕊蕊受伤,李珊后排没能想到的差导致胡进都不敢用了以后,中国女排可以是打出李珊(副)+吴咏梅(副)+邱爱华(接),这么一个重点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应该说可行性和效果都会不错,起码不会更糟。而小邱也能借此机会重新回到主力阵容之中。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她也受伤了。

状态奇差的中国女排从世界杯上煞遇而归。时间不等人,马上就是奥运落选赛和悉尼奥运会了。胡进这个人还是很坚韧的。他并没有因为世界杯上的糟糕表现而气馁。想方设法弥补已经是千创百孔的中国女排。希望通过“速成”“速配”的办法来让中国女排度过难关。我称之为“速食面计划”。他招入了桂超然和巫丹。桂超然的入选看似是补位置,实际上也是希望她和小诸能配出点东西来,毕竟一个球队的。而巫丹呢,经验丰富,防守好,一传稳,而进攻上虽然已经是不负当年之勇,但是仍然有一定功底放在那里呢。巫丹最重要的是她的后排稳,这也是为什么小邱当时恢复的很好,却还是要做替补的原因。在李珊之后,胡进再一次被一传撞倒了。这次是两个老将李艳和吴咏梅,这两个人的一传确实比较糟糕,很冲网。胡进自己可能也很头疼。于是他招回了经验丰富的巫丹。巫丹不仅仅在一传上帮了胡进。在防守上更是树起了一面旗帜。当时两个副攻代替赵蕊蕊的陈静高度有问题,吴咏梅的移动和判断一直都不强,桂超然则一直终归终举表现一般,李珊改了之后没改好又不敢贸然改回来。这个时候中国女排的拦网,尤其是中央拦网是型同虚设的。这样给后排防守的压力就相当大了。巫丹回来防守中也能起到邱爱华不能起到的作用。其实巫丹并不是胡进的一个败笔,恰恰是他面对众多失误,最好一个的挽救措施了。如果不是巫丹稳定住后排,很难想象中国队的奥运会成绩会是怎样

喜欢小邱的粉丝也不用埋怨巫丹和李珊。我们通过了解胡进的建对思路,之后的客观事件以及“速食面计划”充分看出,队员的选择,战术的安排,跟战略要求和遇到的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说,谁看似很美丽就能真的成为公主的。

00年奥运会再次失败,胡进终于心灰意冷。中国女排交给了站在他旁边的那个小个子福建男人手上了。面对又一个低谷,陈忠和又是怎样一步步改变着中国女排的呢?这个时候国内接应位置能跟小邱比经验、比资质、比实力的几乎没有,这是否意味着小邱在国家女排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呢?弃用小邱,真的是所谓的“裙带关系”的影响?弃用小邱真的一点都不符合战术的要求,没有根据么?请期待三篇:从重用到弃用的“头文字D”时期。
   

三、从重用到弃用的“头文字D”时期

2001年中国女排迎来了新的开始,陈忠和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终于该到他出手了。面对中国女排,陈忠和的做法是取长补短、全面重建。在战术的运用上想方设法突出一攻的成功率确保一攻。这点上比胡进想的更多。确保一攻的方法陈忠和一开始就找到了速度上。他选择了刘亚男、赵蕊蕊、杨昊、宋妮娜、冯坤这样的国青队的老搭档,完成自己的一攻战术速度化。在2001年新女排实际上有5人参加过前一年奥运会。分别是:李艳、李珊、吴咏梅、诸韵颖、邱爱华。这 5人中,只有吴咏梅和李珊参加了集训,并且进入了最后12人的名单。而邱爱华实际上已经被弃用。从重用到弃用,邱爱华的当时的遭遇让人十分不理解。小邱的水平真就下降了这么多么?难道连国家队的门槛都进不了?

实际上,邱爱华当时的水平和能力都还算是保持的不错的了。无论是在国外联赛,还是后来回国后在江苏队和北京队的表现,都是相当不错的。起码相对吴咏梅而言,不会更糟糕。而且邱爱华当时算是比较有经验的运动员。她的经验和能力在国内可以说找不出能相提并论的接应二传。可惜事实上她却被陈忠和弃用了。进入了一个状态不错但是事实上已经从重用变成弃用的尴尬时期。“头文字D”中“D”是“Drift”的意思。也就是大家说的“漂移”。实际上在赛运动中一个技术叫“甩尾”。邱爱华当时的情况也像是被“甩尾”了一样。所以我称之为进入了“头文字D”时期。

这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状态不错,为什么没有重用,不仅没有重用,甚至弃用了?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首先是战术原因。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陈忠和对整体战术的布置及人员的安排情况。首先陈忠和他比较系统的从胡进追求高快结合的路子上回到了5连冠时期老女排,具体的说是袁伟民时期老女排追求全面的路子上来了。陈忠和首先放大了这个全面,也就是说按照老路子,结合现在高大化的趋势放大当时队员配置的特点,然后进行相应的微调。这样做,首先因为陈忠和他实在是个老实人,他没有太多的花花心思,一门精力的苦干实干,是他一贯的作风。所以在重新塑造女排整体战术的时候,他首先就想到应该继承或者说效仿当初老女排全面细致的特点。其次是,当初正好就有那么一批人才,刚好就对上了老女排的路子。无论是新的“天安门城墙”赵蕊蕊,还是高大型的冯坤(对应杨锡兰)。就连杨昊对应张容芳,刘亚男对应粱艳都是在技术特点上颇有几分相似的。所以怎样组队的大路子就算这样缺定下来了。但是这个形势虽然看起来是颇为容易的就能组起来。但是实际上一个关键的人物就是当初“郎平”的位置确实不太好找。因为我们中国女排在之前,一直为人诟病最多的就是强攻不强的问题,想要找出一个象样的大主攻的确是太难了。要知道“郎平”在这个新的老系统中的作用可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有两个弱轮会出现在她所在的轮次,而且有一个整个系统最薄弱的轮次要出现在大主攻所在的轮次中。而能平安度过,甚至攻城拔寨的必须要通过大主攻的个人实力来实现。所以在这个位置上陈忠和一而再,再而三的换人,从张静、王丽娜、张越红、楚金玲、王一梅、李鹃,甚至杨昊都客串过这个位置。虽然都不理想。但是可以看出陈忠和的目的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个位置不仅仅需要进攻,还需要抗一轮一传。关键对应模仿秀的核心,就在一传上了。所以放大版的“郑美珠”——周苏红出来了。周苏红的后排是比较全面的,而且要造成2,3号位的突击战术的变化,她的能力也是有的。周苏红这个点可以说是全面联系前后排,不仅自己的控制范围大,而且还要保护他人。我们把邱爱华放进去,显然在战术要求上,小邱更多的是需要战术中他人作为基石的保护,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而“郑美珠”的特点虽然也要有小邱的突击那么有力度和速度,但是她更是要保护别人的前提下,尤其是大范围的掩护其他队员、保证线路通畅的情况下来完成有力有速的突击任务。明显在战术上看,小邱如果加进来,整体的全面和平衡就肯定是要被打破的了。而且我之前说大主攻换了一堆人,不仅仅说明老陈他想找个“郎平”,更说明他没找到。没有保证渡轮的点,没有突围出去的强力点怎么办?就像景山曾经说的,没有强点,速度补呀。而这个速度的基础全在后排的稳定和保护上了,这更是显示出接应位置不仅仅要扩大保护圈,扩大后排的控制范围和控制力,而且要有一定的效率。所以战术上小邱的加入应该说并不太合乎要求和既定的策略。


但是当个替补应该没有问题吧。怎么连替补都上不去呢?所以第二个原因,个人原因。小邱的个人能力不强么?不是之前说了联赛里的表现,国外的表现,应该说都不错呀。前面我也说了,没什么人能比的了的。但是仍然不行。应为我们要看这个时候要求的是什么人。前面已经说了“郑美珠”这个点,要得就是相似于郑美珠的人。邱爱华的保护范围的确是有限。这个点肯定你的能力是加不进去了。替补呢?陈忠和在接应替补上耍了个弯,他学起了胡进,他虽然没有像胡进似的卯起个劲的追求高快,而是换了种思路,在替补阵容里加入一些比较新的东西,那就是“高快结合”的替补接应来用速度冲击一攻,用前排高度和拦网来缓解防守压力,从而顺畅反击。所以从这个要求看。小邱达不到,因为之前我们就已经说了,在胡进时期,小邱从专用变为重用,就是因为她点不够高,所以传球不能太平,太速度,所以整体速度不绝对快。这么看小邱的个人能力确实达不到陈忠和的要求。甚至到最后,周苏红的强打已经弱的不行了,小邱也不可能有机会。因为在老陈心中靠强打渡轮的位置是主攻,一直就不是接应,起码在04年以前都不是。所以换接应,尤其是换“强力”的接应,是无从说起,也一直没被采纳的。

为什么没被采纳,这就牵扯到了第三个原因,八卦原因。当时有个对小邱落选很八卦的解释。因为她与诸韵颖这样的性格球员,陈忠和都不太喜欢,甚至有矛盾。所以可以看作是与小诸的“裙带关系”才被弃用的。这个也不是无风三尺浪的事情。因为在前两年,在上海比赛的时候,陈忠和曾经找诸韵颖谈过一次,事后双方都有表示,已经没有了矛盾,互相都理解了,小诸也祝福陈指导在今后的比赛取得好成绩。这个事情由媒体报道过,应该算是比较真实的。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所谓的个人矛盾还是有点影子的。但是这个事情只能说在小诸的身上有影子,再影射到邱爱华身上,有显的有点勉强了。到底这是不是一个主要原因,还是请大家自己思考吧。

不管怎么说,小邱从重用到弃用4年的时间。从“邱爱华时代”即将来临到性格不和同中国女排分道扬镳。仅仅只有4年。她的起落,她的沉浮,的确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像邱爱华这样的一个实力派队员,看上去的确是太强了,太美丽了。怎么就短短的4年就从一颗新星,变成了一颗流星。我想其中的道理不言而欲。在排球,在竞技体育中,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强的,看上去最美的,不一定是能用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能用的,才是最好的。
[ 此贴被lc198535在2008-04-30 01:36重新编辑 ]
如果是你,如果爱~~~~~只有你,支持你~~~~永恒女排
离线星雨
发帖
109
蕊迷币
14168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4-29
祝福姑娘们!!
2条评分
SYSTEM 抢到沙发 奖励蕊迷币 + 20RMB - 2008-04-29
SYSTEM 抢到沙发 奖励蕊迷币 + 20RMB - 2008-04-29
离线cambrage002
发帖
284
蕊迷币
9033
声望
2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54
转盘点数
108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4-29
精辟的分析!
2条评分
SYSTEM 抢到板凳 奖励蕊迷币 + 15RMB - 2008-04-29
SYSTEM 抢到板凳 奖励蕊迷币 + 15RMB - 2008-04-29
离线末世法官
发帖
372
蕊迷币
15807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36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4-29
写的真不错 有文学色彩
2条评分
SYSTEM 抢到地板 奖励蕊迷币 + 10RMB - 2008-04-29
SYSTEM 抢到地板 奖励蕊迷币 + 10RMB - 2008-04-29
离线nick6517
发帖
429
蕊迷币
12744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119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4-29
太有才了,学了不少,谢谢
离线波光粼粼

发帖
1466
蕊迷币
1024050
声望
13
贡献值
0
好评度
70
糖果
1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429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4-29
的却是这样的!我看了郎平是自传,也这么说的!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要好好把握,明天要勇敢面对!
离线jondon
发帖
71
蕊迷币
13378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35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4-29
太精彩了。顶!
离线xminimum
发帖
74
蕊迷币
13410
声望
2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4-29
果然是好文
离线renbin5150
发帖
76
蕊迷币
13748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32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4-29
确实挺惋惜的.最后一段的分析尤其精辟.
离线whysky1979
发帖
333
蕊迷币
13596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191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4-29
太精彩了,顶!
离线wwlcsm

发帖
1965
蕊迷币
1899999091
声望
5775
贡献值
40
好评度
162
糖果
89
黄金
0
转盘点数
0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4-29
嘆為觀止,讚一個
愛上一個人 未必要看見這個人
离线lc198535

发帖
5774
蕊迷币
101021323
声望
22464
贡献值
980
好评度
438
糖果
3623
黄金
16079
转盘点数
1151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4-29
这好像是主场的一位版主写的,我有印象在那边看到过,不过不记得具体是谁写的了~~~~~

某女人以前就懒,以后更难见着了~~~~OK,只要你幸福就好
离线echo14315
发帖
262
蕊迷币
16662
声望
2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74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4-29
写的真不错 很用心呀
离线raaf

发帖
703
蕊迷币
335288
声望
1149
贡献值
10
好评度
100
糖果
145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432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4-29
短短的4年就从一颗新星,变成了一颗流星。在排球,在竞技体育中,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强的,看上去最美的,不一定是能用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能用的,才是最好的。
离线winme
发帖
774
蕊迷币
12638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113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4-29
分析得真深刻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