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了解到广东新出了一家排球俱乐部,本来各地球迷众多,中国女排拥趸数量也非常可观,各种职业非职业的排球俱乐部或者排球队层出不断也没什么可稀奇的。不过恒大女排俱乐部的诞生就像一个另类,不但与一般的业余爱好俱乐部不同,就是与现在全国甲级女排联赛里的队伍也不尽相同,新闻介绍其是一家纯职业化,自主盈亏,独立经营的俱乐部,而且还有2000万的注册资金,这其实就是具有企业的特点了,那么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在资金上更好的运作这支球队。俱乐部要想盈利,成绩就是基础,成绩打出来了,知名度就高了,有知名度就会有相应的关注群体,而庞大的关注群体又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形成良性循环之后,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跟你合作,相应的具体方法就是球队队服上做广告,比赛直播插播广告,球员收入也会相应提高。
是企业就要有企业文化,职业球队俱乐部的企业文化来源就是体育文化,恒大排球俱乐部的文化就是排球,首先一些基本的要素必须完善,像球队队服(包括色彩、款式)、俱乐部logo、俱乐部队旗、俱乐部口号等等,这些就是软实力。
我们也看了n多年的欧洲足球联赛,美国的nba,在中国就是6,70岁的老头有的也会关注nba的战况,哪怕是一两支球队的队名。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中国排球联赛的队伍呢?除了郎平和刚刚过去的黄金一代(即使是她们,知道最多的也只是1-2人),还有多少是他们知道的,了解的。成绩好了,大家关注、成绩差了,无人理会。中国的那么多体育协会,不能总去通过电视或者腐败旅游去看别人的比赛,看别人的赛事组织的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精彩。你们不会创造,总可以模仿吧~不管怎么说,cba是现在职业联赛里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去参照cba去打造我们的cva呢?~
不要总是说,中国经济多么多么差,收入怎么怎么低。改革开放前,我们都可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职业球员大把大把的抓,怎么现在难道反而不如以前了吗?中国排协希望保护好中国女排这块金字招牌,所以就把所有的球队管的死死的,生怕变革会导致国家队成绩下滑。联赛转会仿佛小孩过家家,你的比赛打完了,借我两个人用用,我的比赛打完了,交换两个人给你,球员没有任何选择权,球队有球队的想法,排协有排协的意见,唯独没有人去考虑球员的个人利益,所以会流失那么多的苗子。天天喊后继无人,后继无人了~~联赛看不到新苗子了什么的。请问,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有多少人会为之坚持那么久?~
我们总在喊职业化,职业化。什么叫职业化?简单理解就是把打球作为一项工作,一个自己的职业。而职业是有收入的,有收入做保障,人们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中去,不用你去天天说教一些为国为民,民族大义之类的空话,他也会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国家的经济在逐步走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可我们的排球队伍却在逐步萎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