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天开学报道,所以上午就赶着做出来了!!
本期继续为大家介绍中国体育五十年!!
[B]第三期[/B][/COLOR][/SIZE]
70年代--重整旗鼓 冲出亚洲[/SIZE][/COLOR]
中国健儿离开国际大赛,是华夏体育的损失,也是世界体坛的损失。尤其是乒乓球赛少了中国红衣小将,日本在第29、30届世乒赛虽取得10项锦标,但给人以成色不足之感。1971年日本承办第31届世乒赛,一封热情的邀请函飞到了北京。
毛泽东主席提起如椽巨笔,在周恩来总理的请示报告上写下"我队应去"。这一石破天惊的决策,犹如沉沉夜幕中一颗闪亮的信号弹。它预示着中国体坛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已经不远了。
匆匆集中的几员老将在此次世乒赛中,不但夺得团体和女子单、双打锦标,还打开了中美之间断绝20多年的体育交往通道,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和中美建交吹响了前奏曲,被誉为"乒乓外交"、"小球转动了大球"。人们从政治的角度重新认识体育的巨大力量,一些地方开始试探着恢复业余训练,然而,未等中国体坛恢复元气,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理事会就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了参加1974年9月第7届亚运会的邀请。
我国只能以一批久疏训练的老将出阵应战,远未达到最高水平,但代表团全体运动员竭尽拼搏之力以33枚金牌总数的成绩跃居前两届亚运会"榜眼"韩国之前,仅次于老牌霸主日本和东道主伊朗而居第三位,令国人深受鼓舞。
总结参加亚运会经验教训,我国于1975年举行了第3届全国运动会,首次设立少年组比赛。一时间,各地各种业余和专业,半专业训练风起云涌,群众体育活动也逐渐恢复。
1976年,倒行逆施的"四人帮"倒台 ,中央在各个领域拨乱反正,百废俱兴。体育界被压抑多年的积极性也像火山爆发般喷涌出来,迎来了中国体育的第二个春天。
1978年,我国一批体坛新手出现在第8届亚运会上,首次在田径赛中压倒日本,以51枚金牌荣登龙虎榜次席。日本靠游泳净赢25枚金牌,才保住了龙头老大地位。
其他国际大赛,也响起了中国健儿大踏步追赶的脚步声,乒乓球顶住欧洲弧圈球的狂飙,在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战无不胜;羽毛球选手则在世界大赛中所向披靡;举重,射击,航空模型等项目,1979年也开始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征程,并首次夺得世界举重锦标赛金牌(抓举);解放军小将马燕红在第20届世锦标赛高低杠争夺中,为中国赢得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男、女排球重新出现在世界杯赛,双双进入前六名……在亚洲各顶大赛中,中国健儿更夺得一连串的胜利。
与此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学校体育逐步走上正轨,积极执行《体育锻炼标准》,各类业余训练十分活跃。最使人自豪的是,1975年中国女运动员潘多与男子汉一道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显示了中国妇女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1979年举行的第4届全运会不仅打破5项世界纪录,而且涌现出大批新秀,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积聚了潜力。
东方雄狮努力治愈十年动乱带来的巨大创伤,冲出国门,正准备着新的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