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5] 王一梅无缘亚锦赛的消息传来,论坛里稀里哗啦一下子满地都是碎眼镜片,坛里的贴子一下子多了起来,愤怒骂娘的,伤心哭泣的,幸灾乐祸的,兴师问罪的,冷静分析的……看得偶好不热血沸腾。
但是,偶要说:其实,这是一件大好事。
为啥子是好事呢?假如王一梅确实伤了,哪怕不重,把她留下也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教练确实注意控制队员的伤病了。这一点上,我们的前任几乎就没有做得好的,在一些无足轻重的比赛上,过份重视成绩,没让伤病队员充分休息,导致更严重的伤病发生。想一想04年的蕊蕊,再想一想七仙女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曾经还着伤病参加比赛,结果到08年没有几个真正恢复好,成绩因此下降。所以我从来不认为陈忠和重用老队员是错的,因为任何主教练都会这样做,但是他没能控制她们的伤病,我觉得十分遗憾。
当然,假如王一梅真不怎么伤,只是蔡导想要弃她不用,还是好事吗?我还是说,是好事。
蔡斌上任以来,高举改革大旗,打出的牌却完全不着边际,把王一梅改成接应,结果却要拉她到四号位上砸,主攻则被晾在二号位上打战术攻,于是调整攻两点(副攻这一点就不要说了)变一点,战术攻三点变两点(还让王一梅参与战术攻,忍心吗?),也就是其中一个进攻点成了摆设,可惜王一梅不是机器人,充了电就永远的能量充足,二十场球下来,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地球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战术体系里,王一梅强,则中国还能强,王一梅弱,则中国弱,于是在王一梅状态下滑的同时,中国队的战绩不堪入目。
所以说,这个改革看着很时髦,实际效果一塌糊涂。
更严重的问题是,蔡斌这时体现出的思路简直令人绝望,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过思路,今天让这帮人上去玩,碰上了弱队,大家玩好了,他就省心了,就这么打,一套阵容从头玩到底,完全没有勇气试一试新的人员组合,乃至开创了一场球不换一人的惊人记录(居然还有媒体大唱颂歌,悲哀),他要等到这套阵容玩不转了,这时才会记起新人,于是换人上去试,这个不灵,又换一个,还不灵,又换,都不灵,就朝队员问出“还打不打,怎么打?”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来。当然这样的换人方式偶尔也会瞎猫碰上死老鼠,比如小组赛对巴西,发现不用王一梅之后居然连扳两局,于是就暗自得计,以为克巴阵容已经碰巧地顺利诞生,却不知道巴西这种能抽起风来能输给多米尼加的队伍,偶尔抽一抽是正常的事,还洋洋得意地宣称:“王一梅不是打每个队都适合”。结果到了总决赛,继续派上了不用王一梅的队伍,输成什么样子我就不说了。
从组队到换人,蔡斌一直给人一种眼高手底的感觉,口号叫得震天响,思路却极其混乱,就连人员配备,都是简单地把陈忠和08年的队伍减掉04年主力之后搬过来,再在这个基础上搭配别的关系户。
现在好了,王一梅不去亚锦赛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蔡斌终于有了思路了。我没有说他的思路一定正确(笨蛋才会把王一梅改造成接应,改造不成又直接弃用),但是,再糟糕的思路,也是他自己的思路。有点点自己的思路,起码比思维混乱、盲目乱搞强。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路,就要为这个思路承担责任,而不能再把输球的责任全部推给队员。有了自己的思路,并且在实战中得到检验,才知道自己的思路对不对。假如蔡斌能从脑袋空空(盲目瞎搞)的类植物人变成笨蛋(有了糟糕愚蠢的思路),那也是一种进步,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