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14阅读
  • 7回复

简评三代教练的战术模型----耗子易出,炮炮难寻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定浦江
 
发帖
241
蕊迷币
15828
声望
2443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8-30
1,郎平时代:

郎平时代的模式是:双主攻接一传,接应,副攻为主要进攻点。

郎平一直用孙月和李艳打主力主攻,并且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年代,获得95世界杯季军,96奥运会亚军,98世界锦标赛亚军。这应该还是算不错的成绩。
孙月自从91年城市运动会表现出色,并且获得92年奥运会资格,93年以后便一直占据了中国队主力。其实孙月早期的扣球力量很强,很凶猛,掷地有声。当时有媒体封她为‘炮手’。也曾封她为‘小老虎’。可是郎平上台以后主张男排打法,就是主攻接一传。孙月从那以后开始逐渐改变战术,平衡大局,不打球星牌而打整体。特别是96以后,孙月的后排任务更加繁重,就和现在的周苏红一样忙碌,攻击任务不是她首要的了。加强了手上技术,孙月的手上技术还是比较丰富的,扣球落点也比较刁钻,发球也比较有特色,弧线比较平,冲,过网会急速下坠。一传水准强过防守,不过96年奥运会她也获得了最佳防守奖。可以说她是那时代中国的一个顶梁柱了!

李艳也同样,早期力量非常突出,由于是练习田径出身,力量很强,而且爆发力非常强。个人作风比较顽强,被媒体封作‘拼命三娘’。李艳的弹跳很出色,虽然身高不高,但是拦网水准还是不错的。李艳的防守是世界一流,曾经获得大奖赛最佳防守,最佳自由人称号。也是中国第一个在大奖赛上获得个人奖项的选手。李艳的扣球落点也非常刁钻,也有一定的手上技术。自从94年亚运会成为罪人之后,由于郎平上台,使她走出阴影,之后成为队内最让人放心的选手之一。

这两位主攻手的共同点就是后排技术都是世界一流。身手都比较敏捷,移动速度和扣球速度都非常迅速。而且心态都比较好,作风比较顽强,在场上能稳定大局,让人比较放心。可以说是郎平时代最重要的两颗棋子!

当时和孙,李2人同时代的王丽娜,殷茵,矛菊兰,张静甚至张越红等人都是力量非常突出的选手,但由于这几位选手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后排技术很薄弱,发挥也不稳定,时好时坏。而且这几个人虽然个人实力同样很强,但是扣球质量并不比孙,李2人好多少,面对对方高大拦网有勇无谋,手上变化不突出。这也是郎平放弃她们的主要原因。所以她们只能竞争替补,甚至连大名单也进不了。

98年世界锦标赛开打前夕,后排技术很出色的王怡突然留学美国,这让郎平只好重新招回已经打自由人的李艳回归打主攻。当时赖亚文大病处愈,7月份才逐渐打球,状态,能力,实力都大不如前,而主力干将王怡又突然出走,崔永梅也老迈,大鸟,殷茵,吴永梅等人当时时好时坏,又让人不放心。而邱爱华,李佚之,张锦文等人又年轻,没有大赛经验。场上真正能挑大梁的也就是孙月,所以郎平在关键时刻立刻招回状态稳定,心态素质比较好的李艳回归打主攻。这样,孙,李2人再次搭档,均衡中国攻防,而且这次还是比较有效的一次用人。
虽然一路坎坷,但最后还是获得了亚军。孙,李2人力保后排的同时也成就了新华社“邱爱华时代来临”的报道。同时吴永梅也表现出色。
可以说,郎平时代孙月和李艳两人是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选手。特别是设立自由人之后,她们两个的作用尤其巨大。做为主攻手不仅要负责进攻,还要攻守均衡,力保中国全队的一传和防守。她们的作用就好比如今女排的周苏红和刘亚男,是缺不可少的选手。
杨昊好找,可周苏红,刘亚男却一将难求啊!
而无论是早期的赖亚文,崔永梅,王怡还是后来的邱爱华,吴永梅等人都没有后排任务,尤其是96以后。可以说,孙月和李艳铺垫了队友们的出色,也成就了中国队的辉煌。当然,郎平的这种男排战术模型在接近4年的时间里还是比较成功的!

2,胡进时代:

开始胡进是:一主攻+一副攻接一传,后来又转化成了一主攻+接应或者也可以说是双自由人战术。(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胡进战术不明确,阵容调整可以说是其失败的主要症结)

胡进开始重用诸韵颖,王丽娜,李艳也正式打了自由人。桂超然,陈静,李佚之,殷茵也先后重用,并且开始重点培养赵蕊蕊,张静,李珊包括李雯,林文珍等人。
孙月仍旧作为攻防核心而继续着自己的主力位置。可惜99年瑞士精英赛和古巴桑切斯相撞严重受伤,这让胡进一时间找不着北的感觉。孙月当时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整个队伍里她是一传最出色的选手,并且是队长之职,得分能力也不错。孙月的受伤也间接的毁了年轻选手李雯,我记得那场比赛李雯就得了一分,一下子推向前台的李雯也因为自信心严重被摧毁而彻底放弃。哭着要求退出国家队。可惜了身体条件那样出色的选手啊!后来胡进也用过林文珍,甚至还让邱爱华改打老本行,可惜效果都不好。
而那时候,副攻一传任务比较重,陈静那时候还是很强的,拦网,时间差都很出色,又有一定的后排,所以当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颗棋子。而吴永梅也因为主攻王丽娜,殷茵,林文珍,李雯等人后排技术的相对薄弱而加重了一传防守的任务和压力。
世界杯前夕孙月复出,可惜防守一流的李艳再次意外受伤。可以说李艳是世界级的自由人,她的缺少自然是中国队一大损失。急的不行的胡进想到了往昔沙滩排球的弟子周苏红,李艳的受伤也成全了周苏红的幸运,这也为周7后来进入老陈的视线而增加了极重要的一块砝码。
可惜当时的周苏红还是很稚嫩的,虽然表现中规中矩,不算差,但还是不如李艳那样出色和稳定。不过伤愈复出的孙月状态还算神勇,而逐渐受重用的诸韵颖也表现很出色。尽管中国队最后并没能获得奖牌,但大家都认为获得奥运资格还是没有问题的。

谁知道2000年的落选赛简直是如履薄冰,一度徘徊在悬崖边缘。好在对阵韩国的关键战役中殷茵替补上场,表现神勇。而第二局替换表现不行的李珊上场的邱爱华也状态出色。两人最后分别获得22分和19分。让中国队悬崖勒马。最终以挤走东道主日本获得最后一个奥运会资格的队伍。可是在对阵韩,日比赛发挥出色的殷,邱包括诸韵颖都没能获得奥运会的主力资格。
胡进招回巫丹主要是力保一传,而吴永梅,陈静也减轻了后排的压力。奥运会前胡进一直重点培养的赵蕊蕊受伤,最终桂超然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速度非常出色的李佚之则落选。
2000年奥运会中国的两个主攻结果让人失望至极。孙月,王丽娜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33岁的巫丹表现还可以。反正当时的中国队整支队伍都发挥欠佳,所有队员似乎都在梦游。孙月本来99年要退役的,江苏队都放人了,可是国家队不放,甚至还传出了郎平挖胡进墙脚的非议。孙月也因为无奈多走了这一步,而让自己10年戎马生涯获得的声名毁于一旦。而王丽娜也同样因为奥运会上的梦游被后来的陈中和清扫出国家队。不过年轻的大鸟还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实力,最终在2003年像世人宣布:她是强者!而孙月,却再也没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

其实我觉得胡进应该仍旧沿用郎平的模式,在99年重点培养周苏红,张静,殷茵,张越红等人。李艳仍旧打主攻位置。而巫丹仍旧打自由人。毕竟33岁的她体力不能算颠峰,而且在国外她一直打的是自由人位置。李佚之速度非常快,并且有后排,适合中国打法,应该取代桂超然。而李珊当时实力不突出,而且接应位置就是3个人,或者说是两个人,自由人是2个人 。
我觉得2000年奥运会最佳阵容应该是:
二传手不变。主攻是:孙月,李艳,周苏红,张越红或者王丽娜(张或王必要时可以冲击一下)
副攻:吴永梅,陈静,李佚之。
接应:邱爱华,张静,殷茵3选2(张静或者殷茵都曾打过接应位置,应该培养成攻击型接应)
自由人:巫丹。
当然这样的阵容是我个人认为最佳的。不过胡进真的很倒霉,92年奥运会临阵折大将,而99年本来是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证明自己的,可惜运气太欠。从99年起孙月受伤,李艳受伤,邱爱华阑尾炎,重点培养的赵蕊蕊受伤。。。。当然用人摇摆不定,战术飘摇也是他的致命点。不过胡进是一个好人,而且还是伯乐!91年就相继培养了孙月还有吴永梅。周苏红,陈静,赵蕊蕊这些重要人物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尤其周苏红,在沙滩排球到室内排球,都进了胡进所在的国家队。周苏红能有今天可以说是离不开胡进的,赵蕊蕊也是他重点培养的选手,也是胡进一周提拔出来的。

3,陈中和时代

陈中和都一改前两任的模型,逆世界潮流,用接应+一副攻为一传保证力量点,而主攻重点主攻。不过早期的时候陈中和也曾经试验过双自由人模式。2002年的世界锦标赛熊姿,李颖同时出现过。01年陈中和也曾经尝试过双二传,就是42配备。让白云打过二传手,只是冯坤当时的状态不算好,而宋尼娜却表现出色。最后也放弃了。

其实当初的周苏红和早期的孙月一样,同样力量很强,扣球也咚咚响。01年我们可以看到周苏红当时臂膀肌肉很发达,虽然不如杨昊那么粗壮,但是肌肉一块块的很突出。可惜后来的她逐渐保持攻守均衡,臂膀也逐渐圆润了起来。肌肉线条也不见了。这些都是牺牲了个人,成全了队友攻击能力突出,保持队伍整体的直接原因。
而刘亚男也和她相似,力保一传防守,减少了自己进攻机会。可以说她们两人的压力是中国队内最大的。相比杨昊等人,只有进攻一个任务,没有任何后排上的压力。尤其是高大拦网赵蕊蕊的损失,周苏红和刘亚男的压力是空前的。两个人不仅要进攻,还要保持队伍的后排,还要和队友进行战术配合。可以说她们的任务比杨昊繁重多了。
而2003年的大鸟也因为有周苏红和刘亚男的出现,得以有机会再次打主力主攻位置。雅典奥运会主攻线上的以及副攻的张平表现出色可以说是少不了周苏红和刘亚男的铺垫的。可想而知,在前排高大拦网蕊蕊负伤之后,她们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啊。不过还好,中国出现了张娜这样表现出众的自由人。分减了她们不小的压力。

陈中和的模型也是很成功的。毕竟是03和04的冠军。周苏红和刘亚男,这两位杨昊,张平,大鸟,张越红等人背后的英雄也成为了众人最喜欢的球员。其实周苏红还是有一定的拦网能力的,刘亚男在肩伤前的拦网能力也很出众。只是这两人的拦网都不能像蕊蕊,冯坤那样拦死,但能减轻了后排的压力。她们合作的双背飞简直是一绝。非常厉害。只是这样的跑动进攻对体力要求非常大,不知道08年她们能否还像03,04那样跑的欢啊!

如果08年周苏红,刘亚男的状态依旧出色,能力依旧突出,一传仍旧稳定,那还可以征战沙场,只是如果她们体力下降了那不能再让她们打主力啊。但是现在国内一传好的选手确实少见,刘亚男还有三个呢。只是王可可慢,王婷软,陆艳矮。王可可力量突出,身材匀称,似乎可以改变外人对中国副攻身材软的观点和认识,只是王可可速度慢,总是慢半拍左右。
而王婷相对比较软,虽然一传同样可以,而且速度也不错,但是身材比较单薄,力量不突出,臂膀,腰腹部力量都欠缺。
陆艳嘛,速度一流,力量不错,有后排进攻,也能拦网,有一传,可惜这个身材相对如今的副攻来说似乎有些矮了。

如果说刘亚男还能勉强找几个替补,那周苏红就很难了。

所以我觉得既然周苏红,刘亚男的替补难找,而且她们状态难以保证到2008奥运会。毕竟女人的年龄很难讲的,04年的大鸟就不如03年的时候,而05年就更不妙了。99年的孙月还可以,但拿98年就差的远了,而到了2000年就一塌糊涂了。这些都说明女人的状态很难保证,不像男排的队员能保持那么久那么稳定,比如安家杰,王贺兵,郑亮。。。

所以我觉得既然周7,刘4替补难找,那不如改变模式。可以尝试让白云,王一梅打接应,而李娟打主攻,让主攻线上的选手接一传。比如楚金玲,何晴或者杨爽可以打主攻,给她们一传的压力。包括杨昊也可以。而副攻线上增加拦网选手,可以重点用双塔模式。这样高大的拦网可以减少后排队员的一传压力,这样对主攻线上的选手就没有那么苛刻的一传要求了。当然周7,刘4不能缺少,打主要对手重要比赛可以出来,这样既可以保证了她们的体力,让她们留在关键比赛打,也可以试验新阵容,让国外对手摸不透中国到底是什么阵型。当然现在国内一传优秀的新人太难找了,也许只有这样的权宜之计了。

不过无论怎样,场上除自由人之外起码该有两个队员接一传。无论是郎平还是胡进还是陈中和,都是这样。当然接一传的选手虽然个人攻击能力不能突出,但是他们的任务和压力是远远超出攻击选手的了。而96年孙月和李艳都进入扣球前10是因为当时没有自由人,因为王怡,赖亚文,崔永梅等人都有一传任务。有自由人之后,分工比较明确,接一传的选手就很难再有那样突出的机会了。
孙月,李艳,陈静,周苏红,刘亚男这些一传任务在身的选手所以每次大赛看起来似乎不及攻击选手,实则她们比攻击选手更为重要!好比杨昊,她除了进攻就没有任何任务和压力了,所以她才显得那样突出。是因为周7刘4给了她相当大的铺垫。

因为邱爱华杨昊等人容易出,而孙月周苏红等人难找啊!
离线cyg0571
发帖
175
蕊迷币
13441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09-01
早期的赖亚文,崔永梅,王怡还是后来的邱爱华,吴永梅等人都没有后排任务?
朗平时期,主攻不是主要进攻点?
世界杯前夕孙月复出,可惜防守一流的李艳再次意外受伤。可以说李艳是世界级的自由人,她的缺少自然是中国队一大损失。急的不行的胡进想到了往昔沙滩排球的弟子周苏红,李艳的受伤也成全了周苏红的幸运?楼主知道周苏红是什么时候进入胡进的国家队吗?她又是以什么身份进的国家队?李艳受伤前,周苏红在国家队打的什么位置?
持保留意见.个人觉得,在发一个帖子前,还是要尊重一下客观事实。
离线igetha

发帖
5086
蕊迷币
381538401
声望
23585
贡献值
1205
好评度
552
糖果
12264
黄金
12864
转盘点数
996
心花
1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09-01
一传、一传、一传
中国队的命脉啊
不过,也许是时候做新的战术尝试了
离线小燕子
发帖
634
蕊迷币
13650
声望
141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5-09-01
гf想要5男及5周Kt,

找1都y啊!
离线暮呈
发帖
110
蕊迷币
14096
声望
2486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9-01
队伍都是需要越来越强大的~!~
离线cyg0571
发帖
175
蕊迷币
13441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9-01
[QUOTE=排球迷三子]你好象很了解啊,呵呵,那你说来听听~~~
应该那次确实给了周苏红很大的表现机会的啊
我觉得周苏红以前好象是打主攻吧,后来去国家队打自由人是吗?这是我的感觉[/QUOTE]

我的印象是:李艳受伤前,周苏红就已经在胡进的国家队了,那一年的国际赛事,炮炮都是以替补接应的身份出战的,只因1999年世界杯赛前李艳意外受伤,胡进在试训了几个自由人后,感觉不满意的情况下,不得已让当时防守和一传还过得去的替补接应周苏红临时客串自由人而已。

另外一点,个人觉得,2002年以后的炮炮,手臂上的肌肉线条似乎更明显了。
离线缘定浦江
发帖
241
蕊迷币
15828
声望
2443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9-01
[QUOTE=cyg0571]早期的赖亚文,崔永梅,王怡还是后来的邱爱华,吴永梅等人都没有后排任务?
朗平时期,主攻不是主要进攻点?
世界杯前夕孙月复出,可惜防守一流的李艳再次意外受伤。可以说李艳是世界级的自由人,她的缺少自然是中国队一大损失。急的不行的胡进想到了往昔沙滩排球的弟子周苏红,李艳的受伤也成全了周苏红的幸运?楼主知道周苏红是什么时候进入胡进的国家队吗?她又是以什么身份进的国家队?李艳受伤前,周苏红在国家队打的什么位置?
持保留意见.个人觉得,在发一个帖子前,还是要尊重一下客观事实。[/QUOTE]
我的意思只是如果不是李艳受伤,周苏红会获得世界杯的机会吗??/
18人大名单很多人都进过,丁红颖还进过呢。包括张越红以前也进过。但是她们参加了大赛了么???
还有在96年以前没有自由人,那时候人人都有一传防守任务。赖亚文,崔永梅等人自然有一传防守,所以在没有太多一传防守的任务和压力下,96奥运会孙月和李艳的扣球都进入了前10,但是后来她们进过么?

请看看我帖子的最后一段话

“不过无论怎样,场上除自由人之外起码该有两个队员接一传。无论是郎平还是胡进还是陈中和,都是这样。当然接一传的选手虽然个人攻击能力不能突出,但是他们的任务和压力是远远超出攻击选手的了。而96年孙月和李艳都进入扣球前10是因为当时没有自由人,因为王怡,赖亚文,崔永梅等人都有一传任务。有自由人之后,分工比较明确,接一传的选手就很难再有那样突出的机会了。”


96之后分工明确,赖,吴,崔包括后来的邱,都是进攻为主,一传为辅。而孙月,李艳是一传防守为主,进攻为次。
我说的是为主要任务,又不是绝对。希望你好好理解。
离线cyg0571
发帖
175
蕊迷币
13441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09-02
[QUOTE=缘定浦江]我的意思只是如果不是李艳受伤,周苏红会获得世界杯的机会吗??/
18人大名单很多人都进过,丁红颖还进过呢。包括张越红以前也进过。但是她们参加了大赛了么???
还有在96年以前没有自由人,那时候人人都有一传防守任务。赖亚文,崔永梅等人自然有一传防守,所以在没有太多一传防守的任务和压力下,96奥运会孙月和李艳的扣球都进入了前10,但是后来她们进过么?

请看看我帖子的最后一段话

“不过无论怎样,场上除自由人之外起码该有两个队员接一传。无论是郎平还是胡进还是陈中和,都是这样。当然接一传的选手虽然个人攻击能力不能突出,但是他们的任务和压力是远远超出攻击选手的了。而96年孙月和李艳都进入扣球前10是因为当时没有自由人,因为王怡,赖亚文,崔永梅等人都有一传任务。有自由人之后,分工比较明确,接一传的选手就很难再有那样突出的机会了。”


96之后分工明确,赖,吴,崔包括后来的邱,都是进攻为主,一传为辅。而孙月,李艳是一传防守为主,进攻为次。
我说的是为主要任务,又不是绝对。希望你好好理解。[/QUOTE]

周苏红99年一直在12人名单中,当时主力接应是邱爱华,周苏红是唯一的替补接应,你说她会参加世界杯吗?如果李艳不受伤,周苏红就不用客串自由人,李珊也就不会客串接应,李珊客串接应,在邀请赛上表现很抢眼,所以一切都变了,如果没有李艳受伤,那一切会是怎么样的呢?
孙月和李艳的主要任务是一传和防守?那你好好看看技术统计吧,看看孙月的进攻次数和得分相比邱爱华和吴咏梅的怎么样?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