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思想者]转自:自创
目前,薛明是中国女排“在职人员”中的第一高度。
她1、93米的匀称身材,配上清秀的五官,也实在是养眼和顺畅。
薛明的名气,早在北京队和国家青年队时期就如雷灌耳了。人们看好她,不仅仅她的身高,而是在于她的灵气和潜力。
在排球的系列化技术中,薛明属于相对平衡的队员。在进攻和拦网技术方面,她凭借身高优势和基本手法,在同龄人中大为出采;相对高个子的后防问题,薛明也没有太大的弊病。所以,当时专家评价道:薛明比之赵蕊蕊,在同龄阶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明的个人网,薛迷们为之起了个很雅的网名,叫“雪兔天下”。可见,看好她和喜欢她的球迷,拥有一定相当的量。球迷和末来球星,本身就是一种欣赏和被欣赏的双方,这种互动是良性的和有效的。没有球迷的拥戴,就如没有读者群的作家,至少是很难“走红”和“火爆”。
薛明在年初入了陈导法眼,她昂首阔步走进国手行列,成了中国女排十八大名单之一,绝对是最顺理成章的一个。没有异议,没有惊讶,只有看好。
然而,五个月过去了,中国女排历经了二十几埸国际比赛。薛明在中国女排新手之中,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微妙地位。比之王一梅、马蕴雯,她上埸露脸的机会少了许多,基本是属于冷藏者;但是,比起赵云、王婷,以至小娜、王琳、可可、罗瑜先后“暂退”的姑娘们,她无疑又是幸运的。
其实,就薛明不多的上埸亮相之中,人们都感受到了她的“闪亮所在”,真的是在进攻上表现不凡。尽量磅头和份量不算太重,尽管气势和威风不算摄人。可是,她动作舒展,手法合理,有平快,有近快,印像中似乎全部下球,几乎都是命中。在她的脸上也足能看出,闪烁的是自信和坚定求战的之光!
于是,为之不平和鸣屈的球迷有之,为之发问教练组的有之。
但是,在下看来,这是好事。一路打主力的人,经历过替补阶段最是难能可贵,最是心态煅炼,最是技术考核。因为,最难是替补,球打一半叫上埸,顺境地好些,逆境就苦也。能否融入埸上气氛,能否发挥水平?全凭自己的努力和调适。
所以,我觉得几度微调,或者明年再调,薛明的位置可能是新手中最稳固的。因为,她有年龄本钱,有身高优势,有基本功底,也有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她厚积薄发,“不跳班,不越级”,按部就斑,一步一个脚印反而实在。
一个人才的冒出,一个明星的升起,所走的路子各有不同,也许这就叫中国特色。所以,在下也是看好薛明一族,只是希望,多给她一些机会,让其在比赛的暴风雨中稍快一点成长。毕竟,中国女排并非能横扫天下无敌手,它太需要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旧人。
雪兔天下――薛明的明天![/QUOTE]
有了您这些话我就好过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