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
看了津辽过招和军苏对阵之后,竟然没有一丝冲动。
女排是“格局不变,江山依然”,津军辽苏,这结果,许多人都猜中了。
男排呢?虽然格局有所变,可是,最有霸气、最有魅力的不是新秀,而是一批“老男人”:施海荣,卢卫中,安家杰等人,真是“牛屁轰轰”,风光无限。
鸣乎,唯有再次叹息!
津军之战时,刘翔正在“耀武扬威”,我就佩服他的明星派头,赛前的一举一动,包括脱衣换装,热身临战;包括面对火爆的观众作秀,面对镜头作酷,无不让人倾倒:有实力才有魅力,有霸气才有人气!
天津队有备而来,辽宁队有备冲击。应该说,这是一埸碰撞,球也打得精采。可叹的是,天津队依然胜在细腻,胜在默契;辽宁依然输在粗放,输在配合,“挣分代价太高,成本太高”。
有人将辽宁比作俄罗斯,在下最反对,有谁能比加莫娃?这高妹如生在中国,则中国女排幸矣,有此主攻,取天下还不叫人心头安定?
军苏之战,全道出了军旅的“三湾改编”成果。
大鸟、白云、孙小清构筑了“三角炮火”,真是势大力沉,网前视若无人,只需下力就成。这三角炮的稳定性,若对阵辽宁,也不至吃亏的。另外,吴咏梅、刘小佳的背飞虽然不算国内最好,可是实在下球。特别这两人的拦网技术,直叫江苏无可奈何。
尤其是宋妮娜的二传组织和拦网,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三四的探头球,机会本在江苏,可是基本让宋氏一人全“按死了”。混乱之中,宋氏的二传“晃吊”,落点就在“马蹄心”、“六不管的地界上”,几乎全部戏弄了江苏队。当然,江苏实力不济军旅,输在情理之中,也是必然的。
陈忠和和蔡斌,几乎“跟盯”在这几埸比赛中。包括福建对浙江,他们都十分认真在看。据说,格局没破,新手没“冒”,“半退回的和准国手们”发挥一般,中国女排老将,依然是各队中坚和镇海神针。这也是他们的基本相似的看法。
至于福建徐云丽,算是进了陈导法眼。总体是满意的,有身高有体能,技术趋向是“实用新型”一类,助跑摸高已经是3、20米了,仅差赵蕊蕊最高时0、02米了。可是,毕竟还嫩,怕一时也用不了,一时也顶不上。
看来,又是一道两难推理。
22日的军津论剑,有人说五五开,有人说六四开,我说都不太重要了。
几年来的联赛和春晚一样,看的都是赵本山。一副拐杖玩三年,再好的东东也乏味。不过,这四年一度的“决斗南京城”,还是必须看的。
先比个体:宋妮娜比之丁姐,蠃在拦网高度;大鸟比之李娟,一个稳妥一个全面;孙小清比之小娜,一个力大使劲,一个手灵使巧;“白云悠悠”比之李珊,前者有穿透力,后者有惨透力;杨洁比之刘小佳,得看表现;张萍比之吴咏梅,张萍占优。总体是“十六两原本一斤”。
再比配置:天津抱团作战,配合“历史优久”;她们能在困难之中作仗,能在临危之时不惧,能在薄冰之中行走;军旅初临改编,三点火力占优,却总体配合略处下风。
所以,希望双双发挥最高水准,无论输蠃打上五局,别让天下球迷失望,也别让在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