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与反限制――津辽决战三种情形
排球比赛就是与众不同。
比如篮足球,功夫过人者就是可以一个人得球后,连过数人,硬扛上篮或强行射门。
排球比赛非得通过他人配合不可,一个环节出问题,祸及全局。
排球比赛与文艺表演也不同。
比如杂技表演,功夫只要练到上手,一招鲜,吃半天。就尽可周游世界,到处表现,走遍天下都叫绝活。
可排球比赛不一样,你想“表现”,对方就会想尽力法限制你,你发我垫,你扣我拦,总想让你难以施展、无法施展。
说到津辽决战,天下行家对双方实力分析到家了,对谁胜谁负也评到家了。我认为都说得在理,说得很周全。但有一条,谁当事前诸葛亮绝对吃亏,因为预测无法代替现埸交锋。
津辽比赛,说白了,就是在双方实力展现的同时,在限制和反限制中,谁能棋高一着,谁就能占先报捷。
最可能出现的,是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一传限制的“一边倒”
天津优势在于技术全面,发挥稳定,每一个队员虽说不上是全国最好最顶尖的,但却是最适合本队队情的,所以,组合起来就“天罡北斗阵”,每个环节,每一轮次,都相对严密,难寻破绽。
辽宁优势在于火力过人,以攻为主。国内最优秀的新老“红衣大炮”:大楚、大梅、越红、杨昊几乎全在辽宁。但是,辽宁队的串联技术一般,优秀副攻分配球不太多,所以决定它必然以强攻和接应的炮火制敌取胜。
如果天津队以“拼发球”这“连根拔”的战术得手,而辽宁又破解不能,或一传时好时坏,或二传调整困难,那么,尽管辽军也能调整炮火轰轰,但只能是三比零的球,最多是“热热闹闹”的一边倒。
当然,这是天下球迷最不希望的一幕。
第二种情形,进攻受限的“关键球”
如果辽宁队的一传、二传没出大问题,“红衣大炮”有了炮弹,这比赛就会激烈多了。此时,辽宁的网上炮火齐鸣,就看天津能否顶得住了。
天津拦网并不弱,防守更是看家本领。辽宁炮火如果能在网上通过了,也不是终结,天津还有“不死鸟”张娜等人在等着起球反攻呢。只有破了这前后两道防线,扣死了,辽宁炮火才叫成功,才叫发威。
排球比赛往往有这种情况,你扣得特猛,可能我拦得特好、防得特棒。正所谓“扣在我手里”。所以辽宁的“红衣大炮”必须炮炮能响,否则,时顺时逆不行,一尊哑了也不行,这样一卡轮,还可能功亏一馈。
这种情形发生,就看双方谁对关键球的把握。所谓关键球,特指比分上20以后的进攻,此时,辽宁队果出现失误或让天津反攻,这比赛可能就打成1:3,“拼得很激烈,可惜一局输两分”。
第三种情形:矛盾互限的“五局球”
这种情形是双方都发挥特长,辽军炮火猛烈,天津防反稳固,于是,你一分我一分的咬,你一局我一局的拼。
此时,限制和反限制就处于白热化,但是,辽宁炮手全发挥出来,天津能拦一球不可能拦两球,拦两球不可能拦三球,防守也一样,毕竟,扣球方是主动的。
打到这种情况,得看谁失误少,代价大的队还得输。所以,谁也不能说稳操胜券,全看谁在得分系统的发传扣拦垫防方面“多挣一些”。天津相对在关键球和机会球方面经验会老到一些,但是,首战是异地奔袭,零下29度雪天作战,地利不占,原有优势多少会打了折扣。
如果打成了五局,则无论谁输羸倒成其次了,观众大饱眼福必定满意了。因为,大家期待的,是两个豪华阵容的精采对决,是中国女排国手的拼搏风采,而不是其它。
为此,各人看法可以不同,但天津辽宁都在中国,在下希望天津和辽宁的球迷们平心静气,坐看好戏;或现埸摇旗呐喊,各为其主;或发贴助威,尽情抒发所迷都行,但千万不必动了火气。
作为我个人,只希望辽宁的“红衣大炮”轰开中国排坛的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