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随着总决赛的结束,06年的全国排球大奖赛落下了帷幕。与上届相比,名次的变化还不是特别大。除了福建队有了长足进步外,其他并无特殊之处。本次大奖赛改用了新的赛制。虽然国手们都在参加集训,但比赛依然不乏精彩。众多小将的涌现与成长给广大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叫不上她们的名字到被她们的球技所吸引,再到能说出她们每个人的特点。这次看球,我也是收获颇多。
涌现篇:
要说新秀的涌现,人数最多的恐怕要数浙江了。其中代替周苏红的16岁小将高绯最为抢眼。她在二号位经常可以打出另人刮目相看的背溜。心理素质也比较稳定。在浙江队比分落后时,并未见过她慌张。不过呢,高绯的得分手段实在有些单一。但我相信,付出会弥补这些。
各队副攻中,论身体条件,天津队18岁小将霍晶并无法与八一,浙江两队的小将相比。在身高上,她也毫无优势。但是本届大奖赛,霍晶凭借她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几位小副攻中脱颖而出。颇有威胁的跳飘球也是她的法宝之一。由于身体并不是多么强壮,霍晶的扣球还是显得力量不足。不过聪明的她一定会争取更好的完善自己。
浙江队这一年多在二传位置上频频换人。这不,老将潜晓联赛一结束就又成了替补。取而代之的是浙江队另一位1990年的队员王娜。小姑娘虽然年纪小身材也不高,但上了赛场决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柔弱。分配合理,打吊结合。希望王娜可以坐稳主力位置,在激战中快快成长起来。
辽宁队向来不缺主攻虽然队里一下走了三位大牌,但攻击力并位受太大影响。今年第一次打上主力的张晓琛很快适应了比赛,融入了主力阵容中。不但四号位强攻丁冬作响,更难得的是不缺乏力量。只是状态起伏比较大,发挥容易受局势的影响。我想这还是因为年轻吧。
成长篇:
论起新秀的成长,罗瑜首当其冲。年纪不大 却成了浙江队最主要的得分点这足以看出罗瑜的进步。虽然与国家集训队失之交壁。但罗瑜依然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在国内,在与她一起出道的队员中,罗瑜已显得出类拔萃。她之所以能独自挑起浙江队的重担,不仅是因为她有舍我其谁的霸气,更因为罗瑜真的张大了!
王忱成为八一队的主力已有两年了。这两年,她不仅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心理素质也更加过硬了。如今的王忱身高已接近190,打出的球也显得更加有气势。更可贵的是她的发挥不再那么容易受比分的影响了,不管别人怎么样,王忱总能较好的做到手起球落。但是王忱的一传依然非常让人担心,后排时常需要老队员的保护。希望王忱为了自己,为了八一尽快弥补这个弱点,早日成为中国排坛又一门重炮!
殷娜被球迷亲切的称为豆豆。但是小豆打起球来可绝对不是不起眼的一类。天津队连战告捷,殷娜功不可没。越来越强的攻击力,越来越稳健的防守,越来越稳定的发挥。这些不仅征服了球迷,更让王宝泉指导感到无比欣慰。在一场场的战斗中,殷娜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愤怒,学会了呐喊。更为大家诠释了何谓锐气十足!
场下的陈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显然还是个孩子。但是只要上了赛场,她就会突然张大。。这次比赛,陈瑶进步最大的地方莫过于她的发球。看上去轻飘飘的球却有着不小的威力。另外,另外,陈瑶在三号位的球速度了不少。用“跳的高,扣的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然陈瑶的心理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是因为年龄小。祝陈瑶早日成材!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星的成长与涌现就充分引证了这一点。这些小将虽然还需要更多的比赛去磨练自己,需要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去浇灌自己。但相信为了自己的梦想,她们会永远坚持。坚信“赛场待有人才出,扬威排坛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