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的比赛,是人们期已久的决斗。
果不然,又是五局分高低。
看了这五局苦战,感觉上中国女排竭尽全力,兵将全部调上,却依然很不顺畅。
排球比赛,集体配合,讲究的是全队发展。全队发挥,叫功德圆满,大部份发挥,叫基本顺畅。
然而,中国队晚上是每个人“好好坏坏,时好时坏”,或“前好后坏,间歇好坏”,苦了陈导,除了小马没上,苏红没能上,换人都走了个遍。
当然,这种局面最难力,对中国队是最大的磨练,对教练员是考验。
毕竟人非机器,不可能天天高潮。
香港站耗费了体能,队员显得是疲劳积累,有些兴奋不起来的样子。
有人说,可能由于对方是排球发明之国,教头郎平又是中国队员的师婆级大师,对中国打法深得三味,所以,埸上打得辛苦,埸下也看得好累。
不过呢,和平之战,去年以来共打三埸,我们毕竟占了先。赢球总是硬道理,输球也不完全是坏事。但是,赢要赢得明白,输要输得清楚。
郎平曾是陈导的主帅,了解中国很正常。
中国女排不论对谁,重要是得自己不出问题。
结果,这埸比赛的问题,是中国队自己不顺畅,失误太多了,难见的低级错误都屡有发生:一传争让,防守争让、接应争让、调整争让,仿佛有些业余。发球更不必说了,“送礼”实在多多。首局发球怕就送七、八分了,结果,对方后期发挥,汉妮芙几个强攻得手,便反胜为败。
陈导被逼得采用了换人战术,宋妮娜不负众望,起了作用,改变进攻节奏,板回第二局。可是,有些位置换人是“叫天天不应”,发球失误,进攻受阻。
冯坤是两上两下,第五局终于表现出世界一流二传的本色。她的一个二号位强攻,顺手长线,扣得她自己也跳起来了。
接应李珊基本发挥,说得上独当一面,她扣了不少漂亮球,但也出现连丢两次进攻。
杨昊的后攻、平拉开和四号位短球,打得有声有色,可也出现强攻难下的卡轮。
王一梅算起来最闪亮了,她昨天挨了陈导罚训。全埸球打吊结合,越战越勇。可有一个球扣到“姥姥家”去了,误差大了一些。加上发球失误不少,还算不上“始终如一全部发挥”。
小丽总体还行,她是扣了好几个落地开花的背快和一个平快。但也有好几个扣不死,让人心急。发球的“准星”也出现了错乱,下网跟着出界。
依我看,这种打得拉拉扯扯的球,对中国女排帮助更大。因为,世锦比赛埸埸恶战,免不了出现这种情况。
师婆郎平和美国女排给中国队上了一课,除了合理利用规则,提出异议,得到首局关健一分,还以发球找点破攻,以中路偶快突破,以高妹强攻压阵,以防守反击逗你。
这样看来,美国队是抱定“扬长避短,处处设防,招招暗算,就是不让你打爽,就是自己要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