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08阅读
  • 4回复

克隆思想不是成功之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凤剑客
 
发帖
82
蕊迷币
24516
声望
2474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5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34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6
---- 龙凤剑客的博克

人往往有种依赖性,喜欢在自己走熟悉的路上一直走,一直到碰壁为止。也就是红楼梦所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成功之后,往往人们更加认为过去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战无不胜的。我们常常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句经典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可是在运用中常常忘了。

中国女排在2001年大换血之后,迎来了以冯昆、赵蕊蕊、周苏红、刘亚男、张娜、杨昊、张平为主心骨的女排,和以往女排不同的是,这批女排的高度、力量等方面超越了过去的女排,在保持了传统快变、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新女排拦网能力空前强大,主攻能力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在卧薪尝胆两年后,于2003年拿下了世界杯赛的冠军。2004 年赵蕊蕊的受伤,让女排经受了一次考验,结果张平的横空出世,以及女排姑娘们天衣无缝的合作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再次登顶于2004年奥运会。

成功后的女排,面临着2008北京奥运金牌更为重大的任务。然而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女排的教练组自然要小心翼翼。考虑到女排教练组过去的成功,依靠的是从2001年以来练就的战术体系和队员配置,两者密不可分,胡进教练于是在2004年奥运之后就说,女排不需要大调整,只要微调就可以,这样能保证2008的金牌。不少球迷都反对胡进教练这样保守的说法,支持陈忠和大胆再次选用新人。女排教练组虽然后来调入大量新队员,似乎要有大变动。但事实上,女排教练组在选新人时,他们的想法和胡进教练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教练组所选的新队员,未来必须在技术方面能做的和老队员一样。

新来的更为高大的女排运动员们,面对着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技术上完全“像”老队员,于是出现了新队员的特色被埋没,被动地去适应女排既有战术体系,甚至要适应女排的二传传球路线。所以从2005年到现在,新队员的挑选和训练,一直是在“克隆老队员、保持老战术”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六个刘亚男我也不嫌少”的“克隆思路”指导下,女排的新队员们,一个个轰然倒下。

在接应位置上面,任何新人都要像周苏红一样有着“不死鸟”的地毯防守一传技术;在二传位置,除了传球要好,必须要和冯昆一般有较强的攻击拦网实力;刘亚男的位置必须要进攻快、技术全面、拦网意识好。大副攻的位置因为赵蕊蕊和张平都有严重伤病,在2005到2006年中一连掉换了马蕴文、薛明、徐云丽等人,目前看来,无论从进攻拦网,那个也无法与赵张二位比较,于是从教练组到球迷都呼喊赵张的回归。到后来,连奥运会后离队的李珊、宋妮娜等老板凳队员都被招回来。一句话,结论是新不如旧。战术是旧的更熟练,队员是老的更好配合。总之,教练组的观点和胡进教练是一样的,还是用老队员和老战术。既然过去的做法是成功的,何必再“破”,重新开始?结果是哪个新人都达不到要求,全部离开。

但事物的发展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首先是内因的变化,我们的老队员已经不具备过去的实力了,不再是2001以来长期三从一大的训练,让老队员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连绵不断的征战疲倦,使得老队员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的冲劲。自从赵蕊蕊两次腿骨疲劳性骨折之后,2006年初对老队员都进行了手术治疗,除了周苏红,几位奥运功臣无一幸免,当初没有做手术的张平如今还在养伤。正当大家称赞周苏红为“女超人”的时候,2006年这位女超人也被伤病放倒。

此外,由于2005年很多中生代队员被淘汰(如王婷、王可可等)或者坐了板凳(楚金铃、李娟、薛明、马蕴文),结果只能把更为年轻的新生代推出来,除了王一梅由于实力超强稳了脚跟之外,即便是发挥不错的徐云丽,由于缺乏足够的国家队训练和比赛经验,短期内无法达到国家女排大副攻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如今老的伤病所扰,不复当年之勇,小的太小太嫩,无法肩负重任。

而外因的变化大概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则。原来手下败将巴西队,在新教练的指挥下,通过3年历练,中生代球员成熟,又招回经验丰富的老二传,终于成功地将巴西男排的那套战术移植到女排身上。不仅如此,巴西以往情绪非常容易波动的缺点,也开始逐渐减少。如今的巴西更像80年代末的古巴,把自己原来的那些弱点,如情绪波动和防守无能等拉美球队的缺点逐步改正。

和老古巴不同的是,老古巴女排是靠一批身体素质超群的天才打球,而巴西则是借助了巴西男排的先进排球理念,打起了“立体、高速、全面”的现代化排球。如今的巴西防守媲美亚洲,快攻又高又快又狠,前后排5个点都有队员进攻,并且能做到互相呼应,场上12名队员都能上场比赛,板凳主力的界限模糊,副攻能在四号位扣球,主攻接应几乎在各个点都能进攻。在防反传球时,连巴西的攻手在做二传的时候,敢背传后排进攻。进攻队员在六号位后排进攻被拦后,立刻跑位1号位再次进攻。可见巴西女排每个队员的排球理念,已经不再是网前三点一线的平面,而是真正的立体化。

虽然巴西没有超级攻手,但是这套高速立体化的整体打法,是当今女排战术最为先进的。从打法上,就连一直靠在海外传授亚洲打法的郎平,在2005年大冠军杯后,提出未来将学习巴西。而那个时候,中国排球界,还认为中国女排的打法是世界最先进的。对于输给巴西,并没有当一回事。

此外,同为学习男排风格的意大利女排,也移植了意大利男排更加实力派的战术,依靠中间加压、两边甩开前后排进攻,加上超级接应,打出了自己的一套风格。虽然意大利的进攻实力由于过于集中在接应身上,成为了她们的一个命门,但意大利高水平的、包含了亚洲和美洲特色的联赛,让意大利队员们非常熟悉中国女排的打法,使得他们面对中国女排的快攻毫无惧色。中国女排此次在大奖赛大比分败给意大利,就是在于对手对我们太熟悉,当刘亚男的快攻、周苏红的背飞双背飞完全失灵的时候,我们从二传手到教练都束手无策,于是又重复了中国女排过去“有球就传四号位”的错误。对手做到了知己知彼,而我们却无法对付对方的二号位进攻。

意大利也不是唯一在研究学习中国女排的欧美球队。中国女排的两连冠,吸引了全世界对中国女排的关注。和80年不同的是,如今凭借着高科技,任何球队的特点在电脑软件的分析之下暴露无遗。研究之余,欧美队伍也虚心到亚洲学习,如天津被邀请去了拉美,德国荷兰几次光临中国。如今不仅仅巴西意大利美国学习吸收了亚洲打发,连过去所谓的二流球队,如阿塞拜疆等,都学会了亚洲女排的快速进攻特色。并且将这些技术结合自己队员的特点,比亚洲打得更高、更有纵深、更立体。

在熟悉中国女排的打法之后,不可避免的是,欧美队也知道如何防守这些战术快攻。这次大奖赛上,即便在和阿塞拜疆等队伍比赛时,中国女排的背飞双背飞等战术频频遭到对方拦网阻截,或者被对方防守队员防起。这应该引起中国排球界的重视。严格的说,当这些所谓二流球队都熟悉我们的快攻战术,如今我们的快攻组合在世界排坛已经毫无任何优势可言!当别人学去了我们的技术的同时,我们原有的竞争力也消失了。球场、商场、战场都如此。

就在我们女排还在梦想“克隆”老队员、老战术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就算是中国女排能成功克隆出一批和老队员一样的新队员,但是欧美女排的对手们,大部分队伍是不会选择原地踏步克隆自己(唯一在克隆过去自己的欧美队伍是古巴,而他们表现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在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竞争对手之间都在相互学习和不断超越,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过去的成功还能被原样复制。与时俱进的道理,就在与我们要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中国女排的“克隆心态”应该立刻停止。

2006的老队员们已经不再是2003年的那批队员,两次小腿骨折的赵蕊蕊不可能再象2003年那么神勇。其他老队员如冯昆等也不复自己当年的实力。同时,不要再强求新队员必须模仿老队员,新队员有不如老队员的地方,也就必然有比老队员更强的地方,不要再重复过去把副攻转型接应的错误。现在的主攻手李娟不可能成为周苏红,楚金铃更不可能。薛明、马蕴文、徐云丽等中生代和新生代也不可能成为刘亚男、赵蕊蕊、张平。我们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新队员的优势和缺点,将现有的战术体系修改,学习吸收消化对手如巴西的特点,打出不同于过去的快攻节奏,增加立体化的前后排掩护进攻。推出自己新的战术体系。

“克隆”是死路一条,“变化”才是长盛不衰的成功之道。
http://blog.sina.com.cn/Long_Feng_Jian_Ke
离线小菜
发帖
301
蕊迷币
10650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650
转盘点数
92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9-16
楼上“我们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新队员的优势和缺点,将现有的战术体系修改”说得太对了,陈指导的问题就是要克隆老队员。这样做有点问题。
离线流光飞舞
发帖
96
蕊迷币
14073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9-16
说的太好了,一针见血,重复过去就是毁灭!
离线kakaling
发帖
124
蕊迷币
13654
声望
22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9-17
说得有道理,重复过去,就等于原地踏步
离线kaiser

发帖
1153
蕊迷币
75348
声望
6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19
黄金
0
转盘点数
61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9-20
建议把这篇文章给洪刚和吕亚君大博士看看!!!!后者总是自诩咱们的战术最先进!!!我晕!!!!!!!!!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