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女排今年集训的大幕拉开,中国女排今年一系列热身赛也徐徐开展。在与台北女排的两次交手中我们全胜,“打男人”目前我们一胜两负。
在这些比赛里,除受伤的王一梅和张娜之外,其他老将新手均亮相赛场。一向低调不喜欢公开表扬队员的陈忠和教练却在今年的集训中对队员毫不吝啬溢美之辞,赞赏两个小二传进步很快,韩旭甚至比想像的进步还要快;称赞老将张越红是攻城拔寨的“尖刀”,周苏红是全队攻防的“定海神针”;王一梅减肥神速,孙小清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对三个年轻副攻,陈忠和教练更是大加赞赏,多次点名提到薛明、徐云丽和马韵文进步大。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在陈忠和教练大面积表扬队员的言辞中,却一次都没提到过李鹃的名字。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是陈忠和教练决意“押宝”周苏红一人?还是故弄玄虚要把李鹃打造成08年的“秘密武器”?
今晚中国女排与广州男排的“性别大战”中,李鹃首发并打满全场。撇开中国女排1:3负于广州男排不谈,比赛中李鹃发挥很一般,作为接应应该有的战术进攻她基本上没打出来,至少她目前还没有融入中国女排快速多变的打法中去,看起来更象“单兵作战”。
看来今年的接应改造工程,陈忠和教练是在“玩火”,但又不得不为之。
陈忠和教练选中李鹃而没有看上白云、楚金玲等一干人,看中的是李鹃比较突出的后排下三路功夫和打主攻表现出来的较好的脚下移动。单论后排技术,李鹃在接应位置上确实是现在队员里的佼佼者。但看进攻,特别是战术配合进攻,李鹃好像玩不大转。不要忘了李鹃已经二十好几了,已经进入成熟期,技术、意识已经定型了,可塑性不强了。作为接应在三号位、二号位的各种战术进攻,与主攻在四号位的进攻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而技术已经定型的李鹃也已经习惯了主攻进攻的上步节奏,要想改恐怕很难,早几年可能还行。
今晚李鹃虽然在二号位的定点攻偶尔能下球,客串四号位也是她的老本行,但她在三号位和四号位的战术攻一个都没配合出来,全是赶不上节奏而勉强吊过去的。中国女排不适合强力接应,李鹃也没有那样的实力,我们的接应应该是全面型的,能参与各种战术进攻的队员,这一点李鹃身上还没有那样的意识和表现,至少目前还没有。
周苏红在年龄、伤病和被对手吃透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她很难再回复到当年的神勇,培养第二个接应就显得势在必行。而接应人选中李鹃、白云、楚金玲等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孙小清目前看来还是在往主攻方向发展。选谁都是一场冒险,但又不能全带上。
接应改造,这注定是一场“玩火”的“改造工程”。
http://blog.sina.com.cn/u/451b9d9a010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