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71阅读
  • 4回复

人民日报:官员对网络不利言论打击属违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kattun
 

发帖
389
蕊迷币
12386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38
黄金
385
转盘点数
174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7
叶鹏飞 北京特派员
  中共机关报持续刊登观点开明的文章,在2月3日呼吁当局正视互联网对反腐败的作用后,《人民日报》昨天又发表中央党校学者的文章,指出官员利用公权力打击网络的不利言论属于违法行为。

  题为“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的文章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刘素华。文章肯定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它已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从网络听取民意

成为官员基本素质

  作者指出,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并积极回应民间的质疑,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官员的一项基本素质。

  文章批评说:“有许多官员依然对网络比较抵触,甚至将之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网络煽动了百姓情绪,一旦网上出现了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就迅速删帖甚至查封ID,并动用公权力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而且是违法的。”

  作者表示,虽然互联网也存在不实信息,或对政府及政策的诽谤及诋毁,然而关键还在于政府解决问题不够及时。缺乏官方权威的声音去澄清,网络传播自然产生让民间恐慌的负面效应。

  官方主流媒体近日出现类似开明的观点除了《人民日报》,还包括中共北京市委属下的《北京日报》。该报在1月13日登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沈敏特的文章《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开宗明义便指出“言论自由,是被写进我国宪法的”。

  在今年充满敏感政治纪念日的关键年份,支持言论自由的观点接连出现在具备政治指标意义的《人民日报》上,格外引人关注。
 中共宣传系统的这种微妙变化,或许背后有着更大的战略考量。官方中国网1月23日报道,中国政府计划投入450亿元(人民币,约99亿新元)以加大对外新闻的报道,创立一个类似于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的24小时英语新闻频道。
  报道说,该电视频道将由新华社主管,目的在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及对世界大事表达中国观点,最终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竞争。

与公关战略不无关系

  中共党报发表反对一味打压互联网的言论,或许与中国启动国家公关战略不无关系。

  新华社主办的《国际先驱导报》2月3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胡百精的文章,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局思维转变的原因。

  题为“细解中国国家公关路线图”的文章表示,锻造国家公关的第一种武器就是媒体外交。

  胡百精说:“强化我方媒体的传播能力,首先要让我方媒体成为焦点议题的‘一传手’而非‘二传手’,尤其不能一出现负面事件,就首先责令自己的媒体闭嘴。舆论场就像一个大容器,你公开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和回击余地就越狭促。”

  就在国际媒体揶揄中国新闻完全不提总理温家宝2月2日于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遭遇示威者抛鞋的事件之际,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日晚详细报道并播放现场画面。

  新华网的一篇特稿强调,这条报道“打破了中国媒体不报道本国领导人被抗议的惯例”。特稿称,《新闻联播》的报道显示出中国的自信和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

  《国际先驱导报》2月3日的另一篇报道说,今年是拉萨“3·14”骚乱、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达赖喇嘛流亡50周年、六四天安门事件20周年、中共建政 60周年,加上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群体性事件高发等诸多现实问题,都考验着中国是否有效掌握国家公关话语权
离线竹下佳江
发帖
199
蕊迷币
-28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2
黄金
199
转盘点数
0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2-0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squirrel250
发帖
151
蕊迷币
13590
声望
1
贡献值
1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8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2-08
早上好,帖子不错,感谢楼主。
离线猴子2

发帖
2307
蕊迷币
9942
声望
492
贡献值
12
好评度
67
糖果
94
黄金
686
转盘点数
115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2-08
六四天安门事件20周年?
离线kattun

发帖
389
蕊迷币
12386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38
黄金
385
转盘点数
174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2-08
回 3楼(猴子2) 的帖子
是啊 89年到今年不就是20年吗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