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体坛周报》记者马寅博客,原文地址:
http://amymayin.blog.sohu.com/65663661.html
我原以为,度过了八月世界女排大奖赛的艰难险阻,2007年的中国女排就算冲出了谷底,我关于中国女排的九月也会变得异常平静。没想到一个区区亚锦赛,竟也成了年轻的中国女排的滑铁卢。在从泰国回北京那天,陈导甚至灰着脸说,相比大奖赛时的连败,亚锦赛输给日本队才算是今年的最低谷。或许吧,毕竟中国女排已经五年多没在日本队身上吃过亏了。
我不知道大家在亚锦赛中国女排输给日本女排之后,想到明年的奥运会,是如何宽慰自己的,或者说希望从哪里看到曙光,我可以非常坦率地说,在那以后,我更加盼望几员大将的回归。
[COLOR="Red"]在雅典,在排球比赛馆外,我和冯坤庆贺又一场胜利!
多么希望三百多天后,我们能一起重温这样的欢乐! [/COLOR]
[COLOR="red"]雅典奥运会后,蕊蕊来我家玩,那时候我们就约定:一起等待北京奥运会!
再过三百天,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我能和蕊蕊一起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COLOR]
我知道我这样说又有人会说我就喜欢那几个老队员,对她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事实是,缺少冯坤、赵蕊蕊两个世界超一流运动员的中国女排,确实在与列强的竞争中没有优势可言,再加上王一梅、张娜的缺阵,只能让周苏红、杨昊、刘亚男三员大将苦撑局面,2007年的中国女排很多时候确实相当平庸。
还记得在八月大奖赛期间,看到中国女排连战连败,伤心之余我到网上下载了2003年世界杯中国队与美国队那场经典大战的视频,刻成光盘带到宁波总决赛,和几个相熟的记者一起回顾了四年前那场看得我们荡气回肠的比赛过程。看后大家深有同感: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现在的中国女排比四年前的巅峰时期差了那么多!
通过中美那场比赛,我可以想起那时候有正处在上升期的冯坤组织,中国女排的进攻打得非常灵活多样,高大机智的赵蕊蕊站在前排,她的进攻拦网频频得分,对手一刻不敢对她疏于防犯,这样一来,刘亚男的快球更有用武之地,周苏红的跑动进步总能闪出空档,杨昊和王丽娜的平拉开进攻很少遭遇对方三人拦网,扣出的球落地开花。活跃在后排的张娜像一只灵动的兔子,总能判断出对方进攻的战术意图,总能出现在该她出现的地方,中国女排是打不死的。
再回到大奖赛的现实中时,其实你会发现周苏红仍然是周苏红,刘亚男依然是刘亚男,连续作战,她们的状态确实与从前有差距,但是她们的技术动作、进攻方式并没有改变,只是现在她们缺少高水平的队友策应配合,当年全世界最快和全世界最多变的进攻点,就这样哑火了。
当然魏秋月、徐云丽、马蕴雯们都在往前走,这一年她们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比起冯坤、赵蕊蕊,她们的差距确实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合的。再加上冯坤和赵蕊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打排球的天才,即使是年轻队员的技术、经验值都上去了,那种在排球场上与生俱来的敏感嗅觉,却似乎是永远也难以追赶和超越的。这也是经过这一年的比赛,我感觉在新老自由人张娴和张娜之间的最大差距。
新人在进步,明天会更好。不过面对2008年,我还是非常盼望冯坤、赵蕊蕊能强势回归,当然还有王一梅和张娜的完美复出,这对于中国女排征战2008年奥运会,将是非常重要的获胜砝码。如果有她们,再有几员突出的年轻小将,中国女排的奥运前景还会是光明的。
还好在九月的最后,听到了现实接近美好愿望的好消息:经过美国主刀医生的复查,赵蕊蕊的恢复情况非常不错,明年一月一日回归几乎已成定局,而另一员大将冯坤,也有望在明年二三月份搭上通向北京奥运的末班车。
真诚地盼望这一天到来!这样的心情,在等待赵蕊蕊复出的近四年时间里,我几乎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