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梦里又见赵蕊蕊[/CENTER][/SIZE]
我不敢说自己是因为赵蕊蕊而喜欢中国女排,而确实赵蕊蕊是我喜欢中国女排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1年我升高一,这年也是我真正关注女排的开始。从那以后,我跟着女排的欢乐而欢乐,随着女排的悲伤而悲伤,同时也伴着女排的成长而成长,而在这当中,赵蕊蕊――是一个让人提起来就放不下的名字。
初识蕊蕊是通过一场女排联赛的比赛,具体当时的时间.赛况乃至人物的面孔在脑海中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强烈地记得当时只要一个穿红衣服的高个儿队员扣成一个球,哪怕只是球经她手,解说员都会提高八度地超速喊出三个字:――“赵蕊蕊!”。在那之前,虽然自己也经常看女排比赛,但赵蕊蕊这个名字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当时心中是一阵欣喜:中国女排又有希望了!
“看球赛就是看球星”,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有一种人是天生的尤物,打来就是被人爱的”,这话也是对的,因为赵蕊蕊就是最好的例证。只要她在场上你的目光就会不由自主地转向她,她打得好时,我们替她高兴;即便是她打得不好,人们也不愿多责怨她。所以我经常会埋怨冯坤为什么不把球传给赵蕊蕊,尽管冯坤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3年是快乐的一年,不光是因为女排成绩喜人,更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从那开始,我便经常会在睡不着觉时回忆蕊蕊那一个个“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精彩瞬间,这样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自己也跟着她们一起呐喊,一起起跳、扣杀…… 。但进入2004年之后,一切都悄然变化了。
2004是一个关键年,因为这一年蕊蕊要参加奥运会,而我面临的是高考。得知蕊蕊受伤的消息后,我和她心里一样都不死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搭上各自的末班车,因为蕊蕊说过:“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你不付出肯定没回报”。结果是幸运的也是令人遗憾的:蕊蕊赶上了奥运会,却只战斗了三分钟;而我考得不差,却只走了个很一般的学校。怪谁呢?细想想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应该说受伤之前,蕊蕊在我心目中几乎是完美的,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无可挑剔;而在受伤之后,我则变冷静了许多。我的一位好友在03世界杯时说:“赵蕊蕊有什么了不起,她的先天身高帮了她很大的忙!”我立即反驳说:“才不是呢,人家靠的是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技术能力!”,我当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而如果现在再有人说这样的话,我虽然依然会这么回答,但心里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运动员最美的瞬间是在赛场上拼搏的时刻,离开了赛场真得你可能什么都不是,作秀也没有用。从这个角度上讲蕊蕊无疑幸运的,因为她选择了一块最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尽管这块土壤也带给了她不少的苦难,但这与土壤给与她的相比,毕竟要少得多。
细算一算蕊蕊离开赛场的时间确实不短了,以至于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在梦中都想象不出了她打球的样子。缺少了赵蕊蕊的中国女排虽依然能够拿冠军、争第一,但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如果说世界杯时我的整个心都给了中国女排的话,那么奥运会时我只给了半颗心――因为另一半我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就连前面提到的和我唱反调的那位好友都不得不承认:“女排少了赵蕊蕊,看上去真的平白了许多,少了精彩。”
而现在春暖花开,一切又到了重新苏醒的时候。真心地希望蕊蕊这朵经历风雨后的花蕾能够绽放得更加灿烂,明丽。毕竟属于我们的时代,错过了就再也会不来了。
[CENTER]
[LEFT]――让我们不只相逢在梦中。[/CENTER][/LEFT]
[RIGHT] 晚来人
2006.4.8完[/COLOR][/RIGHT][/SIZE][/COLOR][/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