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需去除“天津化”重用“上海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7826440100drxp.html?tj=1 蔡斌的执教思路很好,毕竟周苏红式接应在目前的联赛体制和战术打法中难以寻觅,因此,双主攻接一传、两边拉开中间加压的模式值得肯定。
对于蔡斌的战术和思路,我们应当给与更多的期待。但对于蔡斌当前的用人,我觉得还得有待商榷。
首先,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天津女排就是一支整体强势的队伍,但要想拉出来单打独斗,就难担大任了。毕竟,丑鼻子丑眼睛,拼拼凑凑起来也许就是绝世佳丽呢。但再分拆出来,依然是丑鼻子丑眼睛。
首先,蔡斌的中国女排重用天津籍主攻就是一大败笔。我觉得在主攻这一块,本就不以主攻擅长的天津队员就更不适合蔡斌的打法和执教思路。反而上海队的主攻更值得蔡斌去打磨和锻造。
先来看看国家队的4个主攻:
李娟一传不好,防守一般,还喜欢捅捅吊吊,纯粹就是浪费防反的队员。
殷娜,地面还可以,但扣球缺乏激情,也许蔡斌是想将殷娜培养成主攻式周苏红。可是殷娜的比赛激情不够,扣球也不泼辣果断,胆子太小。目前的状态已经是她的极致了,所以要想达到主攻式周苏红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
楚金玲,说实话,她的机会比谁都多,我觉得她应该回省队备战全运会或者联赛去了,在国家队也许是在折磨她。
惠若琪,不能够说她当前的表现有多好,但在意大利四国赛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她比瑞士赛就要进步了很多。两战日本和对垒波兰,她分别获得13分、16分、20分。而且都是以替补身份出场。而且从她的各项结束环节和比赛气质来看,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我觉得,当前国家队的主攻,除了惠若琪可以留下,殷娜做替补,其他两个都该淘汰掉。两个年龄最大、比赛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却没有比赛气质,也不能雪中送炭,还不能起到过渡的作用,留着还有什么用呢?留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且没有可塑性、期望值不高,潜力很小的队员浪费锻炼机会和时间,不如花重力去锻造更有潜力和上升空间的队员。
为什么我们建议蔡斌重用上海队的主攻呢?
首先,联赛中可以看出上海队的主攻更适合国家队的打法。因为蔡斌是希望主攻能兼任2、4号位,而上海队的主攻和接应很多时候就是不换位的。上海队主攻的最大特点就是2、4号位都擅长,并且擅长打各种战术,也会后排进攻。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何晴、张轶禅、希奚、陈伊娜,都具备2、4号位的能力。这4名主攻中,何晴最有实力。曾经的大力跳发和拦网都不错,但现在大力跳发是没了,不过她的防守绝对是国内第一,小球串联技术非常好。而且敢于扣球,虽然很多人说她自以为自己是王一梅,但我觉得中国女排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主攻手,敢于下手,激情洋溢。
希奚是上海队主攻和接应,一传中等,防守一般,但怎么说比李娟要强。而且比李娟更有可塑性。
张轶蝉国青队的接应,上海队的主攻。最大特点就是敢下手,一传防守不是很好,不过好在年轻,我觉得她比赵燕妮还要有可塑性。
陈伊娜,个子矮了点,但却是国内最像杨昊的选手。城运会的主力接应,能跑慢步背飞,但力量一流。不比王一梅差多少。一传不行,但防守其实还是不错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替补奇兵。
如果说过渡,何晴比李娟和楚金玲更有能力和资本,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如果说潜力和空间,张轶蝉和陈伊娜比殷娜更大。
二、二传兼队长魏秋月
没有比赛气质、在场上无所事事、没有逆境重生凤凰涅槃的决心的队长又怎能担当队长?又怎能担当核心?
恐怕即使锻炼王晨,都要比魏秋月更有价值。瑞士赛和意大利赛,关键赛事中的表现,难道这就是重点打造了三年多的核心队员?
没有速度、没有思路、没有战术的二传,是没有生存意义的。我觉得蔡斌应当重用上海队的卞雨倩以及浙江队的王娜。怎么说,她们的速度还是很不错的。魏秋月可以作为替补过渡一下。
三、自由人王茜
王茜的表现也能叫自由人?一传需要保护、还总是和主攻争抢一传、卡位判断又不好的队员,还能做自由人吗?
不能被几个漂亮的鱼跃而蒙蔽了双眼,鱼跃太多,只能证明她的卡位不准确。而且鱼跃再多,也不能弥补一传的不足。
无论是陈展,还是周苏红,或者是马晓颖,都足以挤掉王茜。
我觉得,蔡斌该去掉李娟、王茜、楚金玲。魏秋月和殷娜暂留,年轻力量顶不上来,她们俩至少也是最强的后盾。
何晴、张轶蝉、卞雨倩,该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