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意大利四国赛的3天内两负日本女排,中国队曾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而身为中国女排掌舵人的蔡斌,更是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压力。而“下课”,这一字眼,也经常性地缀在了蔡斌名字的后头。“我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这么严重。”归国时,蔡斌反复念叨着这句说辞,曾被球迷渲染成“亡国前兆”。但不论是2周前在北京,还是2周后在成都,蔡斌依然坚持着他的这一观点——因为在他看来,改变才是女排的当务之急,眼前的成绩好坏并不该是检验女排的标准。
“因为就像玩牌,每个人手里拿到的牌都有好有坏,牌差的人不可能直接甩牌走人,而是该想着怎么打才好;而拿到好牌的人,也必须充分发挥出牌面的强大,才能最终赢得牌局。打排球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蔡斌眼中,目前这支中国女排有着不错的身体条件,但在经验、技术、乃至基本攻上,却都和老女排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俱往矣之后,必须还看今朝,所以如何在新女排既有阵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潜力、提高水平,才是提升中国女排在新奥运周期中竞争力的关键。“所以眼前比赛的胜负,我并不会太过看重,毕竟改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还需要时间。而为了完成这些改变,我也愿意付出一时成绩不理想的代价。”
蔡斌口中的一时成绩不理想,并不仅仅值得是意大利四国赛的两负日本,当然也不仅仅限于远征欧洲的6胜4负,“接下来3周过后,我们就将开始大奖赛的征程,那一系列的比赛,我也还将是以完成我们自己的既定目标为主,成绩的好坏我也并不会太过于看重。”一语带过,蔡斌脸上的表情并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或许在他心里,即便一个月之后,掩埋他的依然将是不禁的口诛笔伐,他也不会有任何惊讶。“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也是一支走向成熟的队伍,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现在是奥运会之后的第一年,各支队伍都在进行重建,锻炼队伍、考察新人、收集情报,是各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我们自然也是一样。”而在这一系列必做的功课中,蔡斌最为重视的显然就是锻炼队伍。“通过三个月来近20场的比赛,我们其实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尤其是每一名队员都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意识到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就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在蔡斌眼中,中国女排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一传到位率,二是丰富进攻手段、三是防守转为进攻的衔接,而这三点再细分,就几乎包括了排球比赛中的全部环节。
“一传肯定是必须要保障的。这是全世界的共同认知。因为只有一传到位,快变战术才能最高效的运转。而为了提高这一点,我们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负重练习等等。但这肯定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慢慢来。”除了一传,蔡斌还强调了进攻手段的多样性,而训练之中他也在不断尝试着各种可能,“这些涉及到战术方面的,暂时还不能多讲,在以后比赛中你们就可以直接看到。”
除开上面讲到的亮点,在成都三场比赛中有着直接体现的就是最后一点——抓防守反击,“应该说此前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将防守和进攻,当作两个割裂的环节来看,但实际上好的防守如果没有犀利的进攻作保障,到最后也只能是将失分的时间延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现在不仅强调队伍要拦网到位,同时还要处理好接下来的防反,二传分配球也不是只有二传才需要做,每一个队员都必须有这样的能力,这样才能最终占据主动。”而在成都的三场比赛中,薛明、马蕴雯、李娟、王一梅、赵燕妮、张娴等人都有过成功组织调整攻的经历,而这一点也正是训练效果,不断积累的体现。
“所以说,接下来大奖赛的比赛,我还是会以检验训练效果和发现问题为主,并不会刻意的去追求成绩,毕竟2009年,最重要的比赛是亚锦赛。在那之前,完善自身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压低弧度,提高速度这些,并不是空口说说就可以做到的,而如果因为想去赢下一两场比赛,而打乱这些安排,我认为还是得不偿失的。”而这番话,似乎也可以看做是蔡斌对于此前两负日本的解读,毕竟以中国队的强攻实力,如果打高拉开,取胜日本应该还是不在话下。“亚锦赛冠军,我们一定会拿回来。” (本文来源:
http://sports.163.com/09/0705/23/5DGD1BLN00051CAQ.html 作者:毛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