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浙江女排的速度\小球\整体性均”强”于目前的国家队
尽管四名主力却阵,尽管国外国内连续征战,尽管最近连续三场五局熬战,挺进全国锦标赛决赛的天津女排在球迷和对手心里依然是根难啃的骨头,但谁也没想到,在近乎完美无缺的浙江女排面前,天津女排居然没有了招架之力.
稳定\犀利\针对性强的发球,极其”恐怖”的一攻成功率,主攻副攻接应全面开花,2\3\4号位眼花缭乱的进攻战术,迅雷不及掩耳的跑动进攻速度,准备充分的拦网,密不透风的防守,精湛流畅的小球串联,这样的浙江女排的表现足以让我们惊叹不已,欣喜不已.一方面, 孤独求败的天津女排终于有了最猛烈的冲击和对抗;另一方面,长期在人们心中以国内二线队伍定位的浙江女排凭借全面\整体的优势异军突起,辽宁八一等传统强队依然难有作为,再次印证排球运动的真谛,即:整体才是王道;仅有进攻绝对是不行的.
当然,仅凭本场比赛还难以断定浙江女排已领先于天津,毕竟阵容不整和连续疲劳的客观因素对天津女排的状态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但这不是本贴的重点.也许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到一个铁的事实,即,浙江女排到底凭什么如此强大?从浙江队半决赛完胜辽宁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答案.刘亚男\扬昊\张越红这些驰骋国际的大腕,加上实力绝对不能算弱的老将胡莹\小将颜妮,主力二传刘婷婷,以及实力不俗的李蔓等,似乎每个位置都很强悍,浙江队哪一点都不突出甚至还稍稍处于劣势,但透过表面看本质,非常清楚明白的显示,浙江队是一个整体,辽宁则是不折不扣的一盘散沙,这就是问题的症结.而排球场上比拼的正是谁的”整体性能”更强大.整体的关键在于融合,互相融进去了,1+1就大于2,否则,1+1就小于2,那么6个人相加的结果呢,可能浙江队打到了7以上,而辽宁可能降到了5以下.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7:5,谁强谁弱一目了然.比赛的最终比分也是如此.
天津女排长期傲视国内排坛也正是”整体”总是强于”散沙”的最基本的逻辑使然,而国内其他各支所谓”实力派”强队总是不能很好的脱离”散沙”的尴尬,再多的明星拼凑在一起也是枉然.浙江女排可谓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终获全国冠军,将天津女排打的不能招架,可喜可贺,原本是天津队强项的小球串联如今天津输给了对手,这给天津敲响了警种,国内排坛已经出现新的”整体”典范,自身不努力势必要挨打.其实,新一界天津女排已经在吃老本,即使李鹃她们归队,全队的整体素养已明显落后于丁红莹时代的水平,加上郎平革命性的执掌国内职业俱乐部,势必带动国内排坛进入一个突破性发展的局面,并能推动中国女排的总体水平的提高.
回到本贴标题所要表明的真正主题,即,处于磨合期的新国家女排蔡家军在最近一系列的比赛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蔡斌上任伊始即重点强化的”整体”素养,这当然有时间的关系,毕竟新女排组建才4个月,真正训练加比赛的时间很有限,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蔡家军的组队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似乎有不少矛盾的地方,如,一,全面的理念提是提了,实际上大梅双塔为进攻核心的固定框架很难解决不全面的问题,这三人本身就不全面,围绕此三人设计的整体战术也无法达到全面的要求,导致一点攻的尴尬局面不断出现似乎离全面越来越远.二,传球要求低弧度又要保证大梅的慢速高球使得全队进攻无所适从的现象频频发生,且有越来越乱之势.三,整体小球串联的粗糙已到了业余的境地,这绝对是集训时间短的借口所不能掩盖的.如果以浙江女排的本场阵容打现在的国家队,结果很可能会令蔡斌真的尴尬.中巴澳门战的后三局蔡斌似乎是无心插柳的摆出四人一传阵却收到奇效,而他赛后却把总结的重点放在”我们在落后清苦下没有放弃顽强拼搏”上,我只能认为他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即不敢在媒体面前正视自己所走的弯路,但我相信他自己的内心一定如明镜般清晰明了.舍不得大梅的超强攻击实力,又舍不得双塔的高度,付出的代价是显然的.
浙江女排在英雄般神奇的周苏红带领下,打出了近年来国内罕见的高水平,罗逾的网前嗅觉似乎一夜之间变得异常灵敏,后排的防守同样精彩不断,谁说高大副攻可以不灵活?谁说高大副攻不需承担后排和小球的责任?王显芬的精确拦网让天津的三号位接近瘫痪,谁说拦网一定要高塔才能胜任?我们的双塔拦小日本的效果又如何呢?灵活移动\准确卡位这些和身高有必然的联系吗?周苏红和殷莹共同承担了防反调整攻,比起大梅来,她们的力量不知要小多少,但她们处理乱球的能力(周更突出)加上手上的技巧\跑动的速度以及老到的经验综合看和大梅相比难道不是更为强大吗?而天津女排本场多少犀利的进攻被她们一一化解,多少’死”球被她们救活并形成高质量的反击进攻,目前的国家女排能达到同等的水准吗?
“整体”还是”散沙”?,”生存”还是”毁灭”? (套用沙士比亚,呵呵)蔡斌的中国女排啊,这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蔡斌,加油!中国女排,走正确的路,前进!
[ 此帖被ljggg在2009-08-12 17:2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