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轮强攻手就是一个球队的场上队员中,攻击实力突出,对各种困难来求都有比较高的处理能力,具备前后排6轮强攻能力的队员。其位置可以是主攻,接应,副攻。前提就是前后排,调整球都能具备强大的杀伤力。还可以是42配备的2传。传统意义的强力接应其实从属于6轮强攻手。
6轮强攻手,在欧美流行的就是强力接应,队中只有1名队员参与前后排6轮的强攻,特别是半到位和不反击球的强行进攻得分能力。如大家熟悉的意大利和巴西的接应。也有像俄罗斯的2个主攻都是前后排6轮强攻手,他们共同承担全队的绝大部分攻击任务。副攻中的6轮攻击手应该是地方的天津队伍中的张萍,前排调整攻,后排后攻,开创了排球的历史。经典战例就是02-03年全国联赛。指出的是,在国际因为相对能力下降,不能起6轮攻击手作用。51配备的2传因为传球任务为主,即使有绝对进攻能力,但是由于排球对接球的特殊性不能起6轮攻击手作用,但是古巴的42配备如果2个二传配合的炉火纯青,那是理论上可以的。
那么中国需不需要强力接应?
中国目前和以后的人员配备来看,已经出现了具备绝对实力的6轮强攻手,也是唯一的一位,就是王一梅,而且国家也在大力培养其暴力进攻的能力。那么我们还在强力呼吁,不断的呼吁强力接应,那是在向欧美打发靠近还是向俄罗斯的2个六轮 攻击手同时上场靠近,还是坚持自己的特点,大主攻成为全队唯一的难度球和防返球的进攻核心呢。
而且王一梅的进攻左边比右边顺手。决定了我们的6轮攻击手出现在主攻而不是在接应。当然貌似多一个右翼6轮强攻手,攻击实力更加豪华,但是也要考虑本队的防守能力是否能跟的上需要。所以强力接应未必适应我国目前的人员配备。也就是说,未来的强力接应必须出现一个与王一梅能力接近的队员,而且其他位置能出现攻防平衡的队员